平利:“1+2+3”工作举措深化群众工作能力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8日 来源:平利县公安局 【字体:大 中 小】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平利县公安局认真研究、落实举措,全面实施群众工作创新工程,进一步提升新时期群众工作水平,以“1+2+3”工作举措,要求社区民警进村入户集中走访,真正了解群众之所盼,切实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一、抓住一条主线,强化群众工作保障到位。通过强化思想、人员、素质“三个到位”,抓住让群众满意这条主线,深入推进“百名民警进村居”走访活动。一是强化思想保障到位。成立了群众工作领导组,抽调局办公室、治安、刑侦、纪委督察等部门人员,具体负责群众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针对极个别进村“走过场”、“群众工作与机关民警无关”等错误认识,组织召开了全县公安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引导民警树立理念、认识到位。同时,明确各分管局领导对局长负责,机关部门大队、各基层所队一把手对分管局领导负责,全体民警对本部门、本单位一把手负责的层层负责制,用责任捆绑倒逼全警投入到群众工作中来。二是强化人员保障到位。一方面,由局领导带队,率领分管部门的负责同志,分赴挂帮包联系所队,选择1-2个治安相对复杂、矛盾相对突出、经济相对薄弱的镇作为“挂钩责任片”,开展“跟班作业”。同时,由政工部门牵头,按照市局要求,制定局领导到基层“当兵”机制。三是强化素质保障到位。以全警实战教育训练为载体,将群众工作内容列入培训,邀请群众工作方面的行家为民警讲课,组织社区民警到群众工作较好的单位进行学习取经,不断提升民警特别是社区民警的群众工作水平,让每个民警都能成为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群众的“三懂四会”的民警。
二、紧盯两类重点,强化群众工作服务到位。县局研究确立了“抓两头、促中间”的群众工作思路,紧盯困难群众、重点人员这两类重点,全力为其提供“三项服务”。一是紧盯困难群众,上门志愿服务。在前期摸排梳理的基础上,将全县所有困难群众,特别是空巢、独居、孤寡等“三类老人”逐一与民警挂帮结对,实行志愿服务、倾力帮扶。建立挂钩民警、社区民警、村组干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按照困难群众的受困程度,确定动用相应层级的志愿者。对因病或因伤致贫的群众,由挂钩民警、社区民警志愿者与镇、村(居)或民政部门联系协调,在大病救助、特困补助、医疗保险等方面给予帮助,减轻群众负担。对“三类老人”,一方面由挂帮民警、社区民警、村组干部志愿者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打扫卫生、修理缝补等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在每个老人旁边物建三至四名治安志愿者,结对帮扶,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二是紧盯重点人员,上门对接服务。始终将重点人员作为走访的首要环节,按照一级管控对象10天、二级管控对象15天、三级管控对象30天见面一次的要求,主动上门为其提供对接服务。对一级管控对象,社区民警上门见面走访,与其交流谈心,打消其心理上的顾虑,并主动为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同时在其周边物建2名信息员,掌握其动态,对长期在外的重点人员,实行要电话听声音、定期掌握动态的原则。对二、三级管控对象,按期走访,并在其周边物建1名信息员贴靠,确保能全程掌控;针对二、三级管控人员相对社会危害较小的实际,从其亲戚、朋友等外围社会关系入手,动员他们主动做好管控对象的思想工作,让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主动转化。三是紧盯矛盾源头,上门靠前服务。所有民警始终将化解矛盾作为群众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深入矛盾双方的家中,逐一做细工作,让群众相互理解,确保社会稳定。针对邻里、地界、家庭等矛盾纠纷有可能出现民转刑案件的情况,民警主动深入双方家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双方很难让步的邻里间纠纷矛盾,挂钩民警主动商请涉事群众家有威望的长者,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协商,最终让双方握手言和。
三、搭建三个平台,强化群众工作效果到位。从搭建“三个平台”入手,架设了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从而有效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提升了群众工作效能。一是搭建内部群众工作平台。在新版县局主页开设“群众工作专栏”,大力推行警务公开,及时总结提炼基层民警群众工作做法,固化形成具有平利公安特色的群众工作法,让全体民警学有榜样、干有目标。以全警实战教育训练为依托,在增设群众工作培训的同时,适时组织基层一线民警开展群众工作法交流研讨,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内部互帮互学机制。二是搭建外部群众交流平台。依托“网络问政、网上公安局、平利公安微博”等网站,搭建公安微博、民警博客、警民QQ群等群众工作平台,形成警民互动、实时交流、即时沟通的良好局面。让人民群众有“怨言”能当面说;让民警能直面群众,对群众的“误会”能当场解,畅通警民互动渠道,不断增强警务工作的透明度、亲和度和公信度,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警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树立和展现公安机关良好形象,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信任和支持。三是搭建特定群众服务平台。对不会上网和出行不便等特定群众,发挥中心警务室窗口作用,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变群众报警为信息预警,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将服务的窗口前移到群众的家门口,积极引导警务室民警真正走出去。针对偏远地区的群众到派出所办事有诸多不便,中心警务室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社区民警郑重承诺,为辖区群众代办、代收、代转各种材料,此举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可以提高了办事效率,省掉来回奔波之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