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汉滨分局按照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将执法公信力建设作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切入点,以实实在在的努力赢得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一是提升素质促公信。在全体民警中开展以学习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通过全警培训、专题讲座、法律考试等方式,增强民警对新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将民警学法、用法、执法等情况作为干部考核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以此提升民警学法办案的积极性,有效确保了法律法规得到规范有效执行。截止3月底,分局已举办专(兼)职法制民警培训、舆情引导培训等法律、业务培训讲座5场,取得良好效果。
二是优化测评促公信。在传统测评机制的基础上,每月由督察、法制部门不定时对基层执法办案单位的执法质量进行实地抽查。整个抽查事先不打招呼、不确定警情类别、不预告测评内容,全部随机进行,测评人员根据办案民警在警情中程序和实体方面的具体表现进行客观评分,测评结果当场反馈办案单位,并在年度法制考评工作中运用。对在测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督察部门以督办件的形式责令相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整改,并报局主要领导知晓。
三是完善监督促公信。利用“网上巡查”方式,对在侦在办案件、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实时监督,对案件有过错或瑕疵的,严肃追查领导和办案人员责任,做到“不查清问题不放过,不纠正错误不放过,不追究责任不放过”,及时纠正、解决执法工作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同时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普通群众中聘请30名特邀执法监督员,采用定期发放调查问卷和座谈的形式,请他们对公安执法工作听诊把脉,从而形成内外监督合力。
四是深化回访促公信。推行“专人电话回访、民警上门回访”相结合的回访工作法,建立“有效警情起起回访、刑事治安案件件件回告、办证办事事事回音”的工作制度,对回访结果由工作人员进行梳理汇总,并将回访结果反馈至局领导及相关单位,从中及时发现需整改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消除群众的误解和怨气,提升公安工作满意度。
五是加强沟通促公信。充分利用安康电视台、安康广播电台、《安康日报》、百度安康吧等媒介,向社会公开汉滨分局“五项公开承诺”。同时,客观、真实地报道公安机关打击、整治、管控等方面工作,正面展示公安民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并对侵害警察执法权益的违法犯罪事实和处理结果及时公开曝光,传递正能量,为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