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以强化基层基础为抓手深入推进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1日 来源:汉阴县公安局 【字体:

 

近年来,汉阴县公安局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以强化基层基础为抓手,深入推进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性因素和瓶颈性问题,全面提升派出所在信息化、动态化条件下履职能力和水平,稳步推进城乡社区警务工作。

一、优化勤务模式,规范运行机制。该局抽调专人调研全县派出所的勤务模式,认真分析研判,同时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形成“做强派出所、做实社区警务、做精专业队”的新路子,并在城镇、川道、山区等派出所逐步推行。一是规范职能定位。该局以派出所降压减负、职能归位、固本强基为方向,坚持以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科学定位派出所职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治安防范、人口管理、信息采集、矛盾化解、治安管理、消防监督、安全防范、服务群众等基础防范管控工作上。二是创新勤务模式。结合工作实际,不断优化调整派出所勤务模式,全面推行基层基础队、巡逻防控队、执法办案队和户籍室、指挥研判室“三队两室”勤务模式。另在平梁、涧池派出所的勤务模式上新增“一站”,即:治安检查站,与交警中队联合执勤。通过明确各自职责、理顺关系、规范管理,促进基层派出所职能归位。基层基础队负责基础信息采集、行业场所检查、纠纷化解等基础工作;巡逻防控队负责治安巡逻、便衣蹲守等工作;执法办案队负责辖区治安、刑事案件办理或移交工作;治安检查站负责把好汉阴城区东、西两头的“大门”,将安全隐患消除在城外;户籍室负责户籍业务办理、群众接待等工作,做好门面工程;指挥研判室由所领导、内勤组成,负责各类信息分析研判,正确指导和引领“三队两室一站”的运行。三是全面落实六化。结合公安部“四项建设”的要求,该局在派出所大力推行“六化”建设,即:基层基础信息化、巡逻防控专职化、执法办案规范化、指挥研判高效化、窗口服务人性化、治安检查实战化。四是推动“三警合一”。为进一步充实派出所力量,强化派出所职能,有效增加见警率和管事率,该局针对全县警力紧张、勤务机制存在重叠交叉等现状,对症下药,改革机制,全面整合现有警力资源,在城区推出派出所、城区交警中队、巡特警大队“三警合一”;在山区派出所推行派出所、交警中队“两警合一”。五是促推职能归位。该局做强做专“三队一中心”,即:刑侦大队、治安大队、巡特警大队和宣传中心,从而为派出所降压减负,促推派出所职能归位。刑侦大队组建成立“侵财办案队、大案队、案审队”,精准打击大案、要案和多发性侵财犯罪;治安大队做专治安行动队,全面负责全县涉黑涉恶等107种治安类刑事案件的侦破;巡特警大队做专应急处突队,全力提高应急处突队伍快速反应能力;宣传中心主要负责全局宣传工作。

二、坚持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警力。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战斗实体,承担着最具体、最繁重的工作任务,必须合理利用警力,让其回归本位,切实发挥作用,更好地承担起战斗堡垒作用,为公安工作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一是节约警力资源。建立非警务活动调用警力申报审批制度,尽量减少派出所非警务活动;充分发挥保安队伍作用,把派出所警力从繁重的保卫任务解脱出来;剥离派出所职责外任务,强化其他社会管理部门履职,落实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把警察从“万能”中解放出来干主业。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整合社会力量,招录辅警力量,帮助派出所开展基层基础工作。二是健全考核机制。以“基础、绩效、民意”为导向,以社区熟悉率、群众知晓率等指标为核心要素,加强指标权重的审核,严禁各警种私自下达任务。在考核设置上更多地考虑基础工作,在分值设置上改变重打击、轻基础,重成绩、轻过程的不良倾向,扭转基层工作偏弱的趋势。目前,派出所考核项目经多次整合,群众评议、人口管理、治安防范、信息收集、矛盾纠纷化解占考核比重的95%以上,更好地发挥基层派出所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增强警力效能。该局把提升派出所民警素质作为常态化、目标化的工作来重点推进,制定民警三年成长方案,有计划、有梯度的为基层培养人才、锻造骨干。对派出所青年民警实行复杂岗位跟班培训,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四是完善倒查机制。县局成立了目标责任考核办公室,认真开展好检查指导,不断完善考核办法,以及对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中存在的方面性、倾向性问题实施倒查,倒逼基础工作措施有效落实。同时倒查各警种、各部门是否绕过考核办向派出所下达或变相下达派出所职责以外的任务。

三、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服务基层。一是前移服务阵地。努力把社区警务室、中心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把部分公安业务下放到警务室,扩大警务室业务范围,使派出所的服务职能前移到警务室。目前,全县已建成8个社区警务室,配备社区民警9人,专职辅警24人,社区警务室达到“一区四警”配置。在社区之外,建立了多个“辐射式”中心警务室,去年为群众提供服务达数万次,赢得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普遍赞扬。二是坚持网上办公。在所有社区警务室全部接通公安网,解决了公安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了社区民警网络化办公,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及时采集信息、加强人口管理、进行网上相关手续审批。同时,在所有社区警务室全部接通互联网,充分发挥警务室微博、微信、QQ的宣传服务作用,全面推行网上受理、网上查询、网上审批。三是加强治安防范。基层基础队加强走访群众,人、事、物、场所、部位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认真指导辖区单位安全防范等;巡逻防控队在重点时段在辖区进行巡逻,坚持屯警街面,做到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始终处于执勤状态,目前城区和集镇的出警速度明显提高,现场制止纠纷和破获现行案件数也在不断增长。四是推动社区警务。为加强对社区民警的有效管理,该局推行社区警务“双向积分”考核。深化社区“十小警务”和“十进活动”,推动社区警务工作的转型升级。五是加强信息采集。基础信息是公安机关打击破案、基础管控等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支撑,该局把信息采集作为派出所勤务的核心内容,明确采集重点,规范采集标准,落实采集责任,全面落实信息采集的标准化、规范化。

四、强化保障工作,推进机制改革。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最基层单位,集打、防、管、控多种职能于一身,是公安机关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纽带。为强化派出所基础工作,该局推进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一是强化基础建设。目前,全县11个派出所,全部完成了功能分区,规范设立了办案场所,规范了外观标识,配备了办公设备。该局高度重视派出所主体建设和社区警务室建设,近年已新建了6个派出所和8个社区警务室,今年将新建、改扩建城关、涧池等5个派出所,并在全县新建7个社区警务室,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的发展。二是强化警力保障。该局坚持“精简机关、强化基层”的思路,千方百计为派出所增加警力,严禁各警种部门从派出所抽调警力,将自身基础工作转嫁派出所。明确规定凡是没有基层派出所工作经验的机关民警,原则上一律不得提拔凡是新招录民警一律分配到基层派出所。同时,将评优评先、立功受奖等奖励政策向基层倾斜。去年目标责任考核中,基层派出所有19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占全局奖励人数45.24%,进一步提升了民警到基层工作的“兴趣”。2014年,该局将新招录的政法干警及121名辅警全部充实到派出所,派出所警力占全局总警力的43.76%三是强化装备保障。始终坚持装备优先保障基层、优先满足一线工作需要的原则,交通工具、通讯设备、执法勤务装备、侦查取证设备、单警装备优先保障基层派出所。为派出所和警务室配备电脑100余台,公安网联网率达100%。为派出所配备执法记录仪30余个,在派出所功能区安装的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实现全覆盖,派出所实现了执法全程可视化。去年为基层派出所新配发电脑、摄像照相、防暴处突等装备达150余套。四是强化经费保障。对基层派出所运行、业务办案、装备建设、临聘人员工资等经费实行全额保障,全额核销,解决派出所的后顾之忧,并统一对派出所外观内饰进行整修。设立山区派出所、社区民警专项工作补贴,多途径解决基层民警经济待遇以及基层设施建设问题。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