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深入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应用提升打防效能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6日 来源:旬阳县公安局 【字体:

 

今年以来,旬阳县公安局以基础信息化建设为载体,狠抓基础信息采集录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信息深度研判与实战应用,着力构建情报信息引领警务、科技手段支撑打防工作格局,有效提升了信息服务实战的能力和水平。

一、狠抓基础建设,搭建信息服务实战平台。制定印发了《旬阳县公安局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加快推进情报信息平台、警综平台、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及各业务应用系统模块的整合升级,强化统一共享管理。一是推进警务信息应用平台建设。投资20余万元建成了集公安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网上服务大厅为一体的旬阳公安警务信息公开平台。全县52个社区警务室全部开通了公安网和互联网,全面推行社区民警“双向积分”考核,设立“网上警务室”52个,畅通了警民互动渠道,实现了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办事等服务事项,延伸了警务信息服务触角。二是推进高清视频监控建设。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和市公安局支持,投资1800余万元全面启动了109路社会面视频监控探头高清改造和新建137路高清晰探头、5处城市虚拟卡口、2台人脸卡口及指挥中心大屏显示系统、县局机房建设,2015年年底前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今年新增社会面视频监控64个,内部单位、农村集镇道路、商铺新建视频监控3353个。同时,全面启动公安网和视频网“双网双百”升级改造。三是推进信息合成作战平台建设。投入资金360余万元,在县局业务技术大楼建成了90集“基础数据采录、情报预警研判、视频存储分析、实战指挥调度”为一体的合成网上作战室。并投入40余万元购置了“视频侦查检索”和“手机侦查取证”设备,全县18个派出所均设立了信息采集室和研判室,增强了对信息资源、监控资源的辨别分析和深度挖掘,有效追踪犯罪轨迹,为侦查破案提供技术支撑,提升精准打击的能力水平。

二、狠抓信息采集,提高信息采集数量质量。一是建立信息采集制度。制定了《旬阳县公安局基础信息采集规范制度》、《旬阳县公安局信息采集整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坚持信息采集与各警种业务工作同频同步,让信息采集做到应采尽采、规范录入、完整准确,为共享研判、服务实战提供源头活水。同时,以县政府办名义下发了《全县反恐维稳社会实名制信息整合、共享、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工商、卫生、民政、人社、教育等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到公安信息资源库,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共用。二是明确信息采集标准。通过出台各业务警种信息采集目录和采集标准,界定了各岗位民警信息采集录入的职责任务,细化了“采什么、怎么采、谁来采”,保证了信息采集的效率和质量。今年以来,全局共采集各类信息81638581条,其中本地信息69206336条,采集信息种类120余种。三是强化信息采集考核。将信息采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部门和县局两级审核把关制,坚持“数质并重、质量为先”原则,实行半月一通报、一月一考核、一季度一讲评。对采集录入信息质量不高、弄虚作假的,一律全局通报、责令整改;对信息把关不严、造成重大影响的,追究责任部门审核责任,严格确保采集录入信息的准确度、完整度、鲜活度。

三、狠抓实战应用,推动信息化成果转化。一是加强信息研判预警。制定了《旬阳县公安局情报信息研判会商工作规范》,完善了情报信息收集、报送、研判和预警机制,建立日警情发布、周警情通报、月警情分析、季度警情研判制度,整合指挥中心、刑侦、治安、巡特警等力量,依托警综平台、旅店、网吧管理等信息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比对碰撞关联和深度加工整理,形成研判成果、打防管控指令,及时向一线实战单位发布警情预警通报。全年共编发《每周警情》45期、《月警情分析》10期、情报研判39期。二是加强信息导防导控。针对某一时段、区域案件多发情况,相关警种和辖区派出所根据研判中心预警指令,科学布警,及时调整打防重点,强化打防措施,切实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增强了防控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全县刑事发案同比下降9.8%,实现了“有力减发案、有效控发案、更多破小案、更快破大案”的目标。三是加强信息应用导侦。紧紧依托“DQB”、阵控平台、旅馆业、网吧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刑侦云搜索等实战运用平台,充分利用各业务平台数据汇总分析功能,实行“四侦”联动、同步上案,深挖信息资源潜能,强化基础数据信息合成应用,通过信息导侦破案130起,现场指纹和DNA串并破案4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6人,抓获网上逃犯43名。同时充分利用“陕鄂豫渝刑侦协作群”平台,提升跨区域犯罪的破案率和抓获率,公安机关整体攻坚能力有效提升。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