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旬阳县公安局紧盯争创“全省先进、全市一流”目标,围绕公安“四项建设”和“十项重点工作”任务,坚持以创新破解难题、以特色打造亮点、以品牌树立形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旬阳品牌,努力打造出“四项建设”的“旬阳升级版”。
一、全警创新激活力,队伍正规化水平大提升。为了有效激发活力,破解发展难题,我局以“创新警务”活动为抓手,全力提升队伍的创新发展能力。年初,立足内部挖潜和机制创新,部署开展“创新警务”活动,明确七大类35个创新课题,最大限度将智力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推动公安“四项建设”科学发展。与此同时,紧贴队伍实际,紧跟实战化需求,大力创新教育训练模式,创新推出常规轮训+对口跟班+自主选学3类新模式。突出抓好轮值轮训工作,实行小班制办班模式,探索推行“3+3”组训方法,落实精细化管理,全面科学施训,使教育训练更加务实灵活、“接地气”,有效聚焦战斗力。全局45岁以下民警参训率达100%,轮训工作经验先后被《人民公安报》3次宣传。在此基础上,着力实施文化育警工程,用软实力助推队伍硬实力。局党委将警营文化阵地建设列为“三大建设”之一,投资300余万元,积极筹建“四馆”警营文化阵地。并以“四有四结合”为特色,科学合理布置书画作品130余副,充分发挥文化育警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同时,以构建公安“大宣传”格局为抓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塑造美誉公安。全年在各级媒体发表稿件890篇,其中中省级165篇,市级266篇。并通过举办迎新春茶话会、“书香警营”主题读书和健步走等活动,丰富警营文化生活,全面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局涌现出了骆春发等6名在全市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在全市公安机关自行车拉力赛和乒乓球赛中,分获团体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绩。
二、合成作战精研判,打击犯罪效能大增强。以警务实战化建设为主抓手,健全和完善了情报信息收集、报送、研判和预警机制,实行“日分析、周研判、月商会”工作制度,做到精准化研判预警,有效指导警务活动。为建立健全专业化合成侦查机制,全面整合刑侦、网侦、图侦、情报等专业力量,科学调配警力,组建打击侵财犯罪和视频侦查专业队,实行“刑侦、技术、信息民警”三同步上案。在10个中心派出所设立刑事技术分室,实行设施、技术、责任三个下沉助力勘查广度、深度、精度三个提升,实现了对刑事犯罪活动的精确打击。全年通过信息导侦破案110起,现场指纹和DNA串并破案40起。警务改革工作经验先后被省公安厅“四项建设”简报三次刊登推广。
三、法治引领建“清单”,执法公信力大提高。首先是建立“权责清单”制度,清理职权职责,规范权责流程,强化权责运行监督。共建立“权责清单”行政审批类21项、行政处罚类200项、行政强制类22项、行政检查类18项。其次是突出硬件设施建设,增强规范执法安全屏障。执法办公场所的升级改造是我局党委的“三大建设”之一。在投资120万元建成全市规模最大、标准最高办案中心的基础上,筹资330万元,按照“统一牵头、统一设计、统一保障”的“三统一”要求,对全局18个基层所队1800㎡执法办案场所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并通过召开现场会和举办应用技能比武竞赛活动,规范办案区使用。三是创新完善规范执法机制,着力提升公正执法效能。推行法制民警、法制员准入和法制员派驻制度,法制大队下设案审中队和执法监督中队,全面落实“两统一”工作机制。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严格实行“三个一”和“五公开”制度,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全年有效化解社会矛盾1584起。
四、“互联网+”思维,民生警务全面大升级。“互联网+窗口”,拓宽服务群众渠道。县局开通了互联网门户网站和新浪公安微博,设立“网上警务室”52个,畅通了警民互动渠道,实现了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办事等服务事项。全年群众网上咨询达2000余人次,网上预约办证达360笔。同时,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咨询和办证服务4.9万人次,办理各类证件3.11万份。“互联网+宣传”,提升服务效能。全局实行“1+2+N”的自媒体传播模式,主动“发声”,产生“大喇喇”效应。全年发布公安资讯和警方提示5000余条,群众访问量达20余万人次。“互联网+监督”,打造阳光警务。为提升服务质量,全局实行“现场评价+回访调查”制度,并通过网上视屏巡查和门户网站“局长信箱”等多种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建立起警民互信、互助、互动的良好关系,赢得了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