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五个引领”推动“四项建设”深入开展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5日 来源:紫阳县公安局 【字体:

 

 

自“四项建设”开展以来,紫阳县公安紧扣市局部署要求,深入座谈调研,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强化组织引领、信息引领、实战引领、法治引领、作风引领等,以“五个引领”,扎实推进“四项建设”深入开展,争当全市公安“四项建设”先进单位。

一、强化组织引领。成立由局长周斌任组长的“四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职责分工,专门负责“四项建设”工作的推动和落实。多次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和派出所工作会议,围绕“四项建设”重点任务以及“抓什么、怎么抓、达到什么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明确时序进度、实行项目管理,一项一项确定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一件一件抓好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打出品牌、形成特色、取得实效。其他局领导结合分管领域,分别深入基层所队认真开展工作调研,通过召开“四项建设”大家谈座谈会的方式,了解民警对“四项建设”的认识和态度,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在抓落实上投放精力。

二、强化信息引领。加强县局信息化中心暨指挥中心建设,高标建成1个中心机房,打造了1组高清图控指挥大屏,为信通部门招聘2名具有信通技术能力辅警,调配勤务车辆,由信通部门专职负责全县公安基础网络及各项设备的调试检查、运行维护工作,做到故障及时排除,信息畅通无阻。按照资源体系、结构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5个方面,加快推进数据资源整合,优化基础信息查询实战小平台采集、核查、应用功能。制定《2015年全县视频监控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高清探头为全县今后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主流方向,重点抓好社会面“天眼”监控的升级改造,提高监控画面质量,为一线侦查破案和治安管理提供清晰度高、画质流畅的监控图像。拟定《信息采集工作流程规范》,从接处警、民警下社区等源头环节开始,做到信息应采尽采,加快推动本地社会化信息接入,及时推送、反哺基层,大量的信息数据“落地生根”,实现实战价值。

三、强化实战引领。坚持从基层需求最迫切、对战斗力影响最直接的关键环节入手,为17个基层派出所增配2名协警,协警工作全部由县局“买单”。3月底,5名新进政法干警全部充实到一线派出所,最大限度将警力压向基层一线、实战岗位。把加强刑侦、技侦、图侦、网侦等科技投入摆在优先位置,建立了情报信息中心、视频侦查中队、网络侦查大队,拓宽破案渠道,磨砺打击违法犯罪的尖刀。按照一线民警每人1套的标准,配齐民警单警装备,按比例为基层派出所配备了防弹背心、防暴盾牌、头盔、防暴叉等防护装备,加强民警实战防护。把县局应急物资储存建设纳入议程,按照市局要求,加大经费投入,增配应急救援、处突装备。   

四、强化法治引领。建立法制大队民警分片包联所队制度,24小时向基层一线执法单位提供业务指导和法律服务,提升全局执法质量。在县局主网页开辟“执法规范化”工作专栏,每月定期实名通报瑕疵案件,点评通报到具体单位、到责任民警,从每一起个案办理抓起,源头规范单位和民警执法行为。以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工作为抓手,开展各项法律规范学习培训活动,建立学法专项奖金制度,对通过全国司法考试和取得高级执法资格民警给予重金奖,浓厚学法氛围。强化执法办案与监督信息系统应用,所有执法环节在网内流转,实行全天候、全流程控制管理,坚决杜绝“体外循环”现象。以视频督察系统为依托,对民警执法办案进行实时、可视化监督,实行全天候、全流程控制管理。严格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执法岗位责任制,实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终身制,对出现重大执法质量问题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五、强化作风引领。坚持政治建警,认真落实每周列会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确保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坚持从严治警,在队伍中组织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教育活动,认真梳理完善队伍管理各项机制,严防“牛栏关猫”问题发生,在县局内网搭建违法违纪曝光台,用典型案件警示教育民警,确保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坚持素质强警,以“轮值轮训,战训合一”为载体,不断创新教育训练新模式,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坚持从优待警,健全从优待警考核激励机制和战时思想政治工作“八项长效机制”、民警察抚恤优待制度,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下乡补助等职业保障制度。坚持文化育警,大力开展警营文化建设,成立民警工会、警官艺术团,先后组织开展 “迎新春、送春联、送义拍、送平安”下乡活动、“三八”妇女节拓展训练活动,丰富民警文化生活,舒缓工作压力,以“润物无声”的文化氛围,激励民警坚定信念、增强斗志,以警营文化“软建设”提升队伍“硬实力”。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