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筑牢全区域立体化无缝对接“治安防空网”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4日 来源:汉滨公安分局 【字体:

 

调动综治资源  创新治理机制

筑牢全区域立体化无缝对接“治安防空网”

 

近年来,汉滨分局在市公安局和汉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强化“防范在先、以防为主、打防结合、以打促防”的工作理念,通过借助综治资源,探索建立了社会治安防控“五大”机制,初步构建起全区域立体化无缝对接的治安防控体系,实现了违法犯罪活动的有效预防和精准打击,驾驭复杂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水平显著提升。2015年以来,全局治安警情数同比下降20.8%,可防性刑事案件下降38%,安康中心城市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一、创新应急处突工作机制,推进防暴反恐力量建设。一是建立专职应急处突队伍。在市公安局党委的协调下,建立了120人编制的正科级特警大队,投入400余万元解决了装备、营房和训练等保障问题,满足了实战需要。二是建立全封闭管理训练模式。按照实战要求,实行365天的准军事化管理和全封闭训练,确保队伍素质过硬。三是实行24小时响应勤务模式。坚持战训合一,实行全天候待命响应和常态化巡逻防控,影响安康中心城市公共安全的案件比2013年下降了78%

二、创新视频巡防工作机制,推行视频监控实时巡查。一是完善公共视频监控网络。全面整合“天眼”500路高清监控资源、122路交通监控资源和2000余路社会监控资源,形成了重点区域全覆盖的公共视频监控网络。二是建立四级视频监控巡逻网络。构建起分局监控中心与23个派出所、20个社区、5个治安平台互联互通的四级视频巡防网络,有效提升了预警防范能力。

三、创新巡逻防控警务机制,强化街面动态巡防工作。一是建立专业巡防队伍。建立了128人的专职巡逻队伍,配备辅警人员509人,配备巡逻车34辆、单警装备140套。二是加强网格化巡防工作。将城区划分为5个巡逻警区,实行网格化的24小时巡防。三是加强边界查控网络建设。规划建设一级公安检查站4个,安装智能卡口系统4套,配置人员40人。运行以来,共盘查车辆18万辆,盘查人员25万人,收缴管制刀具器械1000余件,查获被盗车辆104辆,查获违法犯罪人员85人。

四、创新社会化防控工作机制,构建城乡群防控制网络。一是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建成社区警务室47个,“双向积分”工作全面推行。二是创新推行兴安市场治安防范市场化运作模式。坚持专群结合,组建社区联防队伍26405人、红袖章队伍1.4万余人,群防群治工作不断加强。三是强化虚拟社会管控。积极推行互联网“户籍化”管理,探索建立起新媒体管理应用暨舆情导控“55”工作模式,虚拟社会管控取得良好成效。

五、创新警务实战化工作机制,打造防控工作全新格局。一是实行情指一体化工作模式。整合情报中心、监控中心和110接警台,建立起集接警处警、指挥调度、警情回访、警情研判、指令反馈、情报支撑、监控巡查等8大职能于一体的情指中心。二是实行扁平化指挥调度。打破传统布警模式,将全局巡防力量划分为48个作战单元,实行一级指挥调度。三是建立派出所主动勤务模式。全面推行派出所值班室勤务模式转变,打造集接警调度、情报支撑、监控巡查、研判分析、综合保障等5项职能于一体的实战型勤务指挥室。四是创新实战化警务训练模式。以特警的实战化训练带动全警的实战训练,将防暴处突和巡逻查缉等训练科目纳入全警训练内容,提升了民警的实战能力。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