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推出“1+3+N”全域化指挥调度新机制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4日 来源:宁陕县公安局 【字体:

 

近年来,陕西省宁陕县公安局紧抓公安改革契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用系统思维谋划、互联网理念统领,创新推出了“1+3+N”指挥调度新机制,为破解指挥调度“碎片化”的“老难题”开辟了成体系“全域化”的“新途径”。

“1+3+N”概括起来就是“1”构建一个全警实战平台。即构建融合“实战指挥、信息手段资源整合、社会联动响应一体”的全警实战平台。“3”指构建“110接报警指挥区、政府应急联动区、信息合成研判作战区”三大作战板块。“N”即探索建立运行的扁平化指挥调度、动态化预警研判、信息化合成作战等机制。

一、坚持统筹整合为先导,打破信息资源、技术手段壁垒。针对宁陕县情、局情特点,紧紧围绕动态化、信息化下的警务实战,把“扁平化指挥、专业分工和集约合成作战”作为建设总方向,整合了指挥、情报、信通、网安、刑侦、治安、国保、交警等警种人才、系统资源优势和工作手段,建立了24小时情报信息支撑服务实战的工作模式,制定了《宁陕县公安局“1+3+N”同步上案服务实战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整体联动合力,整合110接处警系统、350兆集群系统、电子地图地理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旅馆业信息系统等20余种专业资源,搭建起一个全警共享应用的“实战平台”,实现警务资源“一盘棋”整合,切实为业务警种和一线实战单位提供相关信息资源查询、线索拓展、综合研判、临时布控、情报服务等工作,彻底扭转了以往基层单位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局面,减少了层级请示程序,实现指挥更顺畅、运作更高效。

二、坚持联勤联动为支撑,务实构建全域化指挥调度新格局。围绕“110接警、视频监控、信息研判、合成作战、政府应急联动”五位一体咬合运行。抓实指挥调度。赋予指挥中心“先期处置权、越级指挥权、装备调用权、检查督导权”,不断完善指挥链条,指挥大厅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将指令下达一线末梢,并同步推送至信息研判中心,同步响应、联动处置。抓实信息研判。每日集中对警情、案情、路情、火情、网情及访情“六情”分门别类研判,每日每周召开由分管局领导或值班局领导参加的研判分析会,常态化开展情报与指令、情报与勤务、情报与侦查的专题研判、实时研判、指令研判和串并案件,发布研判产品,预警信息,并将侦防指令推送至合成作战中心或有关单位,落实打防管控措施,实现情报指挥一体化运转。机制运行以来,累计下达各类警情3000余条,发布综合研判产品、预警信息400余条,服务实战100余起。抓实合成作战。根据“常态+战时、指挥+实战”模式,统筹人力、技术资源,设置“四区、八席”,按照“大案同步、小案按需”原则开展工作,常态情况下由指挥中心牵头,治安、刑警、国保、网警、情报、交警参加常态研判。战时情况下实行8+N全天候集中研判与联合指挥“一站式”运作,多侦联动、多轨联控,合力攻坚,实现“资源有效整合,信息有效传递,侦防精准高效”。2016年以来,同步上案37起,提供案件线索、直接破案11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6人,成功预防了一批群体性、可防性案(事)件。抓实联动响应。在指挥大厅建立全县应急中心,负责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领导、部门负责同志按照预案迅速进入应急中心值守,集中调度人力物力,启动处突预案,调集力量赶赴现场处置,按层级向上报告。同时,开通12345政府便民服务平台与110报警平台对接,实现“全域化”联动。

三、坚持规范运行为保障,引领警务发展。主动适应反恐防暴、安保维稳、应急处突新形势、新要求,根据省厅、市局 警务实战化工作部署,结合实际,组建了“一厅”(110接报警指挥大厅)、“三中心”(全县应急指挥调度中心、信息研判中心、合成作战中心),加强动态研判,加强针对性预警,建立了符合实战要求、体现实战特点的“常态战时结合、指挥实战同步”等20余项“实战、实用”信息合成作战警务机制,从法律依据、操作要领、执行流程、工作要求等方面规范明确,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科技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综合效能,使警务指挥更加精准高效,基本实现了“预警得早、防范得住、处置得快、打击得准”的工作目标。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