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五个整合”构建信息警务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3日 来源:石泉县公安局 【字体:

 

近年来,石泉县公安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实战标准、民生需求”,针对基层山区县公安机关情战指错位、建管用脱节、手段建设落后、机制不实战等突出问题,探行切合实战的信息警务新路径,把信息警务作为各项警务体制增效的“孵化器“、追赶超越的“发动机”。

一是整合组建实战化“情报总参”。整合110指挥调度、“DQB”、信通、网安、网侦、图侦、交通卡口查缉等职能职责和13大类600余子项亿计海量资源,甄选兼具刑侦、网络作战、技术维护技能的数据分析、侦查人才,组建信息指挥大队。赋予全局信息化建管用最高权限,承担常态适时同步上案、24小时服务请求、组织信息采集等多项职责,打造一个引领全局,面向实战,服务全警,集报警服务、视频监控、现场图传指挥、GPS定位和无线对讲等功能于一体的可视化合成作战作战指挥平台,破解了基层公安机关情战指错位、建管用脱节难题,实现了指挥决策、情报研判、实战行动的精准与高效。

二是整合搭建共享化“数据超市”。坚持常态共享,不共享是例外,将公安网、互联网、视频网及本地小系统、小数据和外地海量零散资源,全部整合搭建共享到“石泉微云”网上作战集成平台,与全省“三秦云”大数据和本地政府建设的“智慧石泉”大数据无缝对接,依托数据中心,研发数据应用小平台、小软件,推进数据的深度应用。自主研发本地“小场所管理信息管理平台”,采购一批实战小软件、小工具,研发“云检索平台”,实现本地海量数据的“一键秒查”。推进数据分析比对应用模型建设,建成入库数据与在逃人员、本地重点人员等多个实时比对模型,实现数据资源的实时布控、实时比对、实时预警,破解了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手段建设落后、信息孤岛壁垒等难题,让数据为一线所队精准引导打防控。

三是整合布局立体化“天罗地网”建成了“点面线互动、巡卡查并举、打防控一体”的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技防体系,其中包含“全县视频巡逻侦查指挥调度一级防控中心”、“12个派出所视频监控二级防控平台”,“警务查报、抓拍卡口、电子围栏三级防控圈”,“社会监控万点覆盖四级防控网络点”的四级防控平台,集成“公共监控、电子卡口、智能抓拍、边界查报、城际围栏、无线图传、智能交通、校园安保”等十大信息警务实战系统,实现了对进出县域的车辆、人员及其交通轨迹、影像轨迹、通讯轨迹以及社会活动轨迹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掌控。

四是整合实施联动化“网战机制”一是常态每周组织警种部门,围绕全县668名“八类重点人员”重点人员、不稳定因素、案件、警情、舆情等进行梳理查证、研判分析,及时预警发案趋势,研判治安动态,有针对性地调整用警方式和侦防工作模式,谋求精准打防控。二是战时随即全天候启动合成作战体系,市、县联动,情指一体,同步研判,高效处置,做到调度指挥得力,参战单元自行联动对接。三是依托市、县全警合成作战平台,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手段,实行24小时受理基层一线和警种部门的请求事项,及时开展各类信息查询、人车布控,提供相关数据资源和情报研判成果,服务全警实战。四是建立刑侦、情报、技术民警捆绑包联派出所机制,建立覆盖全局的刑事技术分室,创新“盗抢骗”犯罪打法和技战法,切实解决“破小案、勘小案”的问题,连年深化“破小案,暖民心”专项行动,赢得群众真心满意支持。

五是整合启用全网化的“指尖警务”一是网下将公安所有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全部整合到全县行政服务中心,网上搭建“网上公安”平台,开通涵盖治安、户籍、出入境、交警、消防等多个业务群的行政审批和服务项目,实现网上办事“一网通”。二是规范管理建立“两微一端”和“工作交流群”,各基层所队全部建立微信公众号和“警企协作群”、“场所管理群”、“内部单位群”等层次对象不同的微信群,发动群众、管理服务对象参与“E防”、宣传防范知识技巧、收集社情民意、安排布置非涉密工作、坚持与网民交流互动常态化,广泛收集舆情信息,牢牢把握维护稳定的主动权;三是广泛搭建警营工作文化交流平台,在QQ群、微信朋友圈中注入健康向上、民警感兴趣的公安文化元素,用正能量滋润和熏陶民警,丰富民警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对外积极组织主流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宣传,展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成效,讲好感人警察故事,增强公安机关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逐年扩大了公安机关“朋友圈”和“铁杆粉丝”。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