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坚持“五结合”积极构建法制大监督格局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7日 来源:旬阳县公安局 【字体:

 

今年以来,旬阳县公安局从执法精细化监督入手,坚持“五个结合”,积极构建法制大监督格局,有力地促进了该局的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是坚持远程与现场监督相结合,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县局充分利用去年建成的执法音视频管理中心,由法制、督察部门各安排一名民警,不定期的对全局执法办案场所、执法记录仪等执法音视频进行远程实时或事后巡查,重点巡查各办案单位讯(询)问违法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办案场所监控资料以及通过执法记录仪等拍摄的各类音视频资料,发现问题当即指出并责令其立即纠正,下发巡查通报,限期整改,确保执法活动的绝对安全,实现了执法可视化远程监督。同时法制、督察部门经常深入各办案单位,对现场接处警、在办案区开展询(讯)问活动等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现场纠正,效果非常明显。今年以来,共开展远程巡查6次,下发通报6份,纠正问题52个;现场检查8次,当场纠正问题22个。

二是坚持网上与网下监督相结合,强化民警系统应用。县局法制部门严把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效能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评“三个环节”,严格遵循案件审核“五级把关”制,坚持日巡查、月通报机制,保障各个执法环节监督无缝对接,确保案件网上规范流转率、证据材料上传率均达到100%,规范执法程序,提升执法质量。同时法制部门坚持“三不”网下审核原则,即网上未录入的不审核、证据材料未扫描上传的不审核、案卷材料上传不全面的不审核,确保网上电子卷宗与网下纸质卷宗一致。截至目前,下发巡查通报6期,纠正整改系统应用问题120个,确保系统应用各个比率均达标。

三是坚持内部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改变民警执法形象。该局不断理顺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关系,明确法制、纪检、督察、信访的执法监督、执法投诉处理等责任,修订完善执法管理委员会职责,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质量考评机制,落实公安行政复议、听证和国家赔偿制度。同时不断健全外部监督机制,从社会各界聘请执法监督员27名,每年在半年和年终开展向执法监督员、两代一委汇报公安执法工作,接受权力机关、检察机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并收集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逐条整改落实后回复。

四是坚持传统与创新监督相结合,固化民警执法习惯。按照传统的模式,将公安机关职责、办案期限等执法内容进行公开,公布多种投诉、举报渠道等。县局设置“阳光警务”执法办案信息公开查询和“两e双微”平台,设置举报投诉、局长信箱等栏目,公开监督电话,建立“两代一委”微信群,不断拓宽了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活动的监督渠道。夯实法制、督察部门巡查审核、监督、投诉处理责任,经常开展执法检查,落实责任追究。同时充分利用个案监督、责令整改、纠正违法、执法提醒等监督方式,使监督无处不在,形成监督工作常态化。今年以来,该局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涉及执法不规范方面线索12条,查证属实6条,处理民警及相关工作人员8人;下发个案监督3份,下发责令整改5份,下发纠正违法5份,发执法提醒28份。

五是坚持明查与暗访监督相结合,促使民警自觉养成。该局纪检、督察、法制部门每月对执法工作开展明察,重点检查部分执法单位执法办案场所应用中是否有违反“四个一律”情形、接处警是否及时、执法装备使用是否规范、有无超期办案现象以及有无违反受立案工作规定等,制成内参片,在县局每月例会上播放,并下发通报,通报内容不留情面,直接对存在问题执法单位及民警进行曝光,对做得好的单位及民警进行表扬。同时纪检、督察、法制部门不定期的深入基层开展暗访,收集反映执法单位及民警的执法规范或不规范的案件线索,逐一核查后通报表扬或依法依规处理。使民警自觉形成在阳光下执法、在透明状态下执法的习惯,不断提升执法水。截至目前,共开展明察暗访6次,制内参片3部。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