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省公安厅《公安理论与实践》第3期刊登副县长、公安局长张鹏调研文章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8日 来源:石泉县公安局 【字体:

 

88日,省公安厅《公安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3期刊登了石泉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鹏《公安机关做好“命案防控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调研文章。全文如下:

 

           公安机关做好“命案防控” 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命案必破是各级公安机关的工作目标,更是公安工作的最大追求。县级公安机关做好命案防控工作,着重要夯实命案防控基础,拓展命案防控举措,增强命案防控能力,提升命案防控水平。

关键词  基层公安机关  命案防控  思考

 

命案作为八类主要刑事案件之首,其数量多少是衡量一个地方社会治安好坏的重要标志,必破是各级公安机关的工作目标,更是公安工作的最大追求。尤其是县级基层公安机关,一旦发生命案,都会倾全局之力,不惜一切代价,穷尽一切措施手段侦破,尽管如此,其社会负面影响远大于破案之效。与其必破,不如主动防发,把不发作为最高目标追求,将补牢之功用在亡羊之前。近年来,石泉县公安局命案可防、命案必破为目标,探索强化四防十二必措施,致力源头防范,由命案频发高发县,迅速扭转为命案低发县,平安石泉创建成果持续巩固,社会治安状态持续良好。

一、石泉一度命案频发

石泉县地处秦岭巴山腹地,面积1525平方公里,辖18万人口,属国贫县。县境地理交通环境特殊,是陕、川、渝、鄂四省市人流、物流、车流在陕南的重要集散地,社会治安环境相对复杂。2012年前,县域社会治安突出问题较多,一度入室盗窃、盗窃机动车辆、街头诈骗、暴力犯罪、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案件高发,年均现发400起以上,暴力案件频频发生,故意杀人案年均在6起以上,连续多年都有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暴力命案发生,特别是2007年发生的一次杀害5人杀伤6人的张青华杀人潜逃案震惊全国,社会危害和影响极为恶劣,使石泉县群众的安全感跌与低谷。

二、导致命案频发的原因

2012年初,石泉县公安局组织调研组,对2007年至2011年全县发生的20余起命案逐案梳理分析,发现其中14起案均有前兆表象,如果能够及时排查预防,或许就不会发生。

一是矛盾排查化解不到位。在当时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刑事治安案件高发,公安机关警力不足,警务保障滞后,一些制约性问题相当突出,基层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公安工作还处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民转刑之类的预防顾不过来,尤其是对矛盾纠纷之类的小问题还存一定的侥幸心理,思想不够重视,手头忙不过来,也就谈不上排查化解到位,尤其是对一些重大矛盾纠纷发现不早、控制不住、化解不了,酿成暴力案件。 

二是重点人员管理有失控。越是治安状态不好,越是重点人员发难几率高,随着当时社会正处在大变革时期,政府转型,企业改制潮,基础设施建设潮,征地拆迁潮,外出务工潮等各种潮流的迅猛到来,打破了人们原有的相对平静,而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一时没能跟进,公安工作一时也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七类重点人员管控,还停留在档案管理模式,列管既不全面,也不精准,更缺乏有效监管措施,绝大部分在册重点人员不重点、不掌握,该列管的未列管,该撤管的长期在档。从本地作案人员来看90以上均不在列。尤其是对少数重症精神病人,管理责任不清,收治渠道不畅,救治无保障,漏管失控现象普遍,导致少数精神病人发病伤人引发命案。

三是命案防控机制不健全。现实中,重打击、轻防范警务模式依然偏重,虽然也强调预防发生命案,但谁来防、从何防、防的标准、怎么保障?都缺乏硬实的机制保障。发了命案,仍然依靠人海战术破案,破了命案,只见庆功授奖,少有倒查问责,没有真正建立起命案防控分析研判、风险评估、责任倒查追究、防效考核奖励等制度,致使基层民警和干部群众思想不够重视,防范意识淡薄,甚至产生防范再好无人问,破案名利一齐来的消极观念,致使很多有条件、有责任的可防性案件失防,酿成命案的机率增大。

三、石泉县对命案防控的长效实践

2011年追逃清网行动开始,石泉县公安局下定决心,要实现命案逃犯清零命案逃犯零增两个目标,一面抓追逃清网行动,一面可防性案件防控,重点抓好命案等八类主要刑事案件防控。通过锲而不舍、不断强措、久久为功,于2016年随着潜逃多年的最后一名网上逃犯成功抓获归案,不仅实现了全县历年网上命案逃犯清零目标,也通过不断完善一系列命案防控机制,实现命案迅速下降至零发

(一)夯实命案防控基础三个到位针对石泉县历年所发命案无不与矛盾纠纷有关的发案背景,抓实防控三必严,打牢源头防控基础。一是重点矛盾必须排查调控到位。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社会治安主力军作用,把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大稳控常态工作机制,在各基层派出所,实行重点矛盾纠纷一周一排查、各类矛盾纠纷一月一排查,建档立册,逐一落实解决方案,通过县局派出所警务室社区(村)四位一体调处机制,及时化解销号,特别是排查出来的婚姻情感、邻里矛盾等纠纷,实行随时发现、随时化解、跟踪稳控、适时回访,做到不拖延、不上交、不激化、不留患二是重点人员必须排查稳控到位。持续深化三个精准防范机制,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前科劣迹、扬言实施报复、矛盾纠纷当事人、暴力倾向人员等重点人员纳入重点工作视线,实行重点排查、重点盯防、重点管控,绝不让一人一事漏管失控。尤其是对暴力倾向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对社会强烈不满人员及扬言报复他人等危险人员,因人施策制定稳控方案,逐人落实监管小组、跟踪关注、跟班掌控,适时对其谈心教育、心理疏导、困难帮扶关爱。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按照应收尽收、部门联动、政府兜底的原则,建立了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协作联动机制,所有精神病人收治医疗费用由财政保障,决不允许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流落社会发生意外案件。三是重点时节必须排查掌控到位。始终坚持在敏感的时节紧盯敏感的事、敏感的人,对辖区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进行全方位排查,实施精准管控,健全适时研判、网格巡逻、错时巡查防控机制,强化对易发命案的1月、7月、8月、12月以及每晚上半夜时段的重点巡防,最大限度挤压命案发生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全县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功能,强化视频监控24时巡逻,对发现的可疑车辆、可疑人员、打架斗殴等情况及时记录和抓拍,及时处置。

(二)拓展命案防控举措三个清零针对暴力犯罪打好全警合成战、舆论攻心战、科技信息战、网上联动战组合拳,以打提震慑,以防压发案,保持常态清零工作状态,最大限度减少命案诱因。一是所有命案积案必须限时清零。2011年底,抓住全国追逃清网行动时机,大力推动命案逃犯清零、命案积案清零双清零工作目标,对9名命案逃犯,举全局之力,穷尽一切措施手段寻踪追捕,陆续将一批潜藏极深、久抓未获的命案逃犯缉捕归案,将多起难度极大、久侦未破的命案积案成功侦破实现网上命案逃犯清零、命案积案清零二是所有暴力现案必须及时清零。过不断深化情指一体三网合侦三动巡守等实战机制,对现行命案严格执行一长四必机制,灵活应用科技战、信息战、合成战、证据战、速决战五战同步,确保每起现发暴力案件快速侦破。同时,针对严重暴力犯罪、黄赌毒违法犯罪、盗抢骗犯罪等容易引发命案的其它违法犯罪,坚持深挖细查、快侦快破,最大限度降低引发命案的因素,严防其它案件演变为暴力命案。三是所有引发警情必须即时清零。牢固树立每起警情都有可能转化为命案的警惕意识,制定了六个一行为准则,即:每办一案体现一次公平正义、每处一警展现一次最佳形象、每管一处治出一片安全良序、每履一责体现一次自觉担当、每入一户送上一份为民情怀、每有一行坚守一次铁纪清廉无论是对待各类矛盾纠纷,还是查办各类现发案件,都把个一体现在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中去,最大限度降低民转刑刑转命案件风险。

(三)增强命案防控能力三个必须扎实做好矛盾纠纷研判化解、防暴处突备勤、优化实战机制等基础工作,把补牢之功用在亡羊之前,不断提高精准治安水平一是矛盾纠纷基础信息必须精准研判。突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治安动态四化五色管控机制,对治安基础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责任化落实、公开化承诺、社会化监督和绿、蓝、黄、橙、红分色监管,着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最大限度防止失控漏管发生重大案事件。以社区警务为依托,常态开展婚姻家庭、情感、人身权、所有权、继承权、合同、劳资等矛盾纠纷排查,归类登记造册,每周集中研判,从中筛选出可能引发杀人、伤害、爆炸、投毒等预警信息,根据紧急程度标注不同色级,并根据不同色级研究解决方案,限时化解销号,做到红色纠纷化解不过夜,一般纠纷化解不出村、重大纠纷化解不出镇二是防暴应急基础平台必须建立运行。县局健全完善了《防暴处突三级防控预案》,建立了以信息指挥中心、视频监控网络、市县际治安卡口、电子围栏、街面治安岗亭、流动警务车、街面巡特警、交警和派出所警力为主体的防暴应急处突平台,着力构建全县监控管点、岗亭管片、巡警管面、围栏卡点管线的点、线、片、面全方位防控格局。在巩固各所巡警中队的同时,新组建了30名警力的反恐特警大队,实行军事化管理、专业化训练、常态化备勤,配置移动指挥车、特警防暴车等实战装备,始终保持反恐防暴高度戒备状态,一旦需要,迅速出警,专业处置。三是全警快处基础能力必须培训提升。把过硬全警处警能力作为命案侦破和命案预防的必须要素,始终以五个过硬三懂四会作为全警素能培训核心内容,以实战需求为导向,每年精心制定队伍教育训练方案,有序组织民警教、学、练、战一体化轮值轮训,不断提高每个民警的快速处警能力和水平。还针对伤害、聚众斗殴、群体性械斗等暴力案件的快速处置,研究制定了预案流程图,确保一旦有警,快速到达,规范处置,降低导致命案几率。

(四)提升命案防控水平三个明确健全完善命案防控考核、督导、奖惩、追责机制,明确考核导向,引导命案防控。一是明确以卷按月考核奖励导向。针对命案发生的规律特点,明确刑侦、治安、派出所在不同类型命案防范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落实包片局领导第一责任人、派出所所长直接责任人、责任区民警具体责任人三级责任,把命案常态预防保零发与业务管理、辖区警务工作目标对接,与三级责任人工作职责挂钩,制定具体考评办法,明晰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出台了《全县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奖励规定》,按照常防零发调处以卷按月考核,对各所队办理和调处的防控命案卷宗,按月考核,年终综合评奖,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发生有命案的辖区派出所和业务管理部门及其有责领导和民警,取消评优授奖资格二是明确视情及时考察奖励导向。各警种常态保持高度戒备警务状态,一旦发生突发案事件,能够按照预案闻警而动、快速到位、高效处置。对重大警情的处置,充分运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与考察任用、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立功受奖、津补贴挂钩,对在情报信息收集、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管控、突发案事件处置等工作中成效突出的单位和民警,视其情况,实行一案一奖、一事一奖,激发民警防控命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明确只戒不奖问责考核导向。严格执行可防性命案责任倒查追究机制,对民转刑伤害案件、可防性命案,虽能及时破案,在对有功人员及时奖励的同时,也要对发案原因进行剖析溯源,以案倒查,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区分责任进行倒查追究,对有过责任人追究责任,警示其反思,汲取教训,改进工作,教育全警把安全防范工作放在首位,预防为先,控制在前,实现可防。

责任编辑:陈永红

作者:石泉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鹏)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