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智慧引领”扎实推进实战型指挥中心建设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5日 来源:旬阳县公安局 【字体:

 

近年来,旬阳县公安局以“智慧警务”为引领,立足实战指挥的需求,完善信息化支撑,围绕“工作实做、服务实战、力求实效”的工作目标,着力构建“合成研判、指挥调度、基础指导、勤务督导、安全监管、科技保障”等六大分中心,全方位提升了指挥调度服务实战效能。

一、创新思路,让指挥中心引领公安实战。为把指挥中心建成全天候、全方位、全时空、全勤务运转的综合实战指挥部门和参谋决策辅助部门,使之成为警务实战的总开关、资源手段的总集成、治安防控的总枢纽、勤务运转的总调度。在继续深化指挥调度勤务机制的同时,加强基层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建设。整合各派出所辖区视频监控资源和治安辅助力量,实行24小时在岗值守,同时坚决落实动态接处警和现场反馈制度,真正实现反应提速、上下联动。2016年以来,该局紧扣公安部“四项建设”,从引领、服务、实战的高度谋划实施指挥中心建设,着力实现110指挥中心网络传输、指挥对讲、大屏显示、图像监控、数字录音、地理信息、信息查询、分析研判等功能一体化的基础上,积极研发智能分析调度平台,着眼建设“网上指挥中心”,在已建成248路高清监控探头、整合684路社会视频监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新增100余路高清监控探头、7处高清智能卡口、3套查缉布控系统和2台人像识别系统,实现全时空无死角的网上巡防、网上布控、网上纠违、网上调度于一体的综合指挥调度功能。同时积极探索移动终端在一线警力中的装配和应用,以科技创新助推警务实战效能提升。

二、合成研判,让打击犯罪的尖刀更加锋利。按照“体制不变、机制先行、警种合成”的原则,整合资源、破除壁垒,实现情报主导下的一体化、系统化作战,推行“4G合一”合成作战新机制,整合指挥、刑侦、技侦、网侦、图侦、国保、交警等部门技术手段,实行“一键启动”,同步上案。推行“合成作战中心+指挥”联动模式,案情分析、维稳形势、基础工作成为研判分析的主要议题,案件串关、线索分析、指令核查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人。开展实时案件、警情串并研判,以动态信息寻找破案线索,以发案规律反哺一线实战,确保实现情勤紧密对接,形成打击犯罪的规模效应。据统计,2017年以来,该局合成研判作战中心研判各类线索183条,下发合成研判指令24条,发现各类违法犯罪人员52人,抓获33人,破获案件50余起,在全局侵财类犯罪打处绩效中贡献率达85%

三、强化督导,让有限的警力释放最大能量。以“4+N”情报机制为引领,进一步完善情报信息收集、报送、研判和预警机制,建立“日分析、周研判、月会商”制度,实行指挥中心和刑侦、治安、国保等警种定期开展社会治安动态、重大案事件专题信息研判,最大限度实现预知预警预防。当值局领导、指挥长每日通过“智慧勤务”系统,对交警、巡特警和各派出所的情况进行调度检查,适时掌握警力的运行情况,确保遇有重大突发案事件和敏感节点,能及时转入战时模式。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扁平化勤务指挥机制,规范基层所队勤务指挥运行模式,提升勤务指挥实战效能。该局要求基层执法单位每日向指挥中心报备警力在岗情况、勤务状态和勤务方式,适时开展跟踪督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每月进行点评通报。

四、制度规范,实现指挥调度精细化管理。制定了《接警员教育培训方案》,从业务技能、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着手,组织接警员进行全方位教育培训。将110接处警和指挥调度纳入县局“轮值轮训”教学范畴,围绕110接警、指挥、出警、处警、反馈、视频监控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提高民警接处警能力水平。同时,每周一召开接处警工作点评会,及时查找、解决问题,点评接处警工作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工作提高,每月举行一次集中培训,由接警员轮流授课,全面提升民警的综合素质。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不断提升民警业务素质,分批次组织接警员到外地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理念、典型经验和做法。组织开展“假如我是报警人”的换位思考和体验活动,更好地理解报警人心情,从而强化规范接警、为民服务意识。此外,建立完善接警回访制度。通过回访,掌握了解一线实战部门出警、处警情况,征求征询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为规范和加强警情处置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