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被誉为“第五空间”,近年来旬阳县公安局紧盯网络安全不放松,依托先进技术、创新管理理念,积极搭建起以“三室一中心”为核心构架的“智慧网战平台”,实现了决策指导科学化、信息分析智能化、稳控工作动态化、打击工作合成化的“四化”功能,切实筑牢了网络安全新防线。
电子数据勘查取证实验室,让数据“会说话”。围绕“数据警务”,着力推动科技强警战略,以电子数据勘查取证验室为核心,全面提升网安服务实战能力和水平。一是硬件建设创一流。投资140万元,引入国内一流的先进技术设备,建成面积达80㎡的电子数据勘查取证实验室,集“勘查取证、网站管控、信息研判”于一体,支持对智能手机、视频监控、硬盘录像、电脑磁盘进行电子数据恢复。采用数字标签管理涉案电子物证,确保每一个电子证物来源清楚、去向明确、处理规范,使电子数据勘查取证工作提档升级。二是服务实战抢战机。以侦查破案为本,在涉网案件侦办过程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专门针对涉案电脑、手机、硬盘录像机等电子设备进行数据勘察和取证分析,为案件侦破提供电子证据和办案线索,使信息数据服务于警务实战,提高案件的侦办效率。三是过硬队伍强保障。进一步加强了实验室队伍建设,举办以电子物证预检受理、操作流程为重点的电子数据勘查取证培训班和组织专职电子数据取证人员到国内知名电子数据取证公司培训,通过多层次的培训,规范工作流程,细化操作程序,不断提升了电子数据的取证和勘察能力。
网络舆情预警监测室,让数据“懂规矩”。整合舆情监测系统、智慧网评系统、舆情小秘书等网上舆情预警系统功能,净化网络环境。一是舆情监测全扫描。对论坛、贴吧、微博、微信、博客、视频、新闻客户端、微社区、境外搜索等信息载体,实施7×24小时无缝巡查,搜集涉恐、涉稳、涉政、涉警等话题,自动识别敏感信息,实时推送民警手机上,做到秒级发现、分钟研判。二是舆情管控全方位。严格处置机制,根据正负面信息的影响程度,深度分析研判舆情走势,第一时间启动导控预案。实行舆情管控审批制度,不越位不越权,坚持与宣传部门、新闻机构和上级公安机关保持密切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应对”。三是舆情引导全时空。依托智慧网评系统,进行智能发贴与回贴,压制、沉降、控制负面舆情。通过构建“净化网络志愿者联盟”,引导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弘扬正能量,形成网上网下同步引导格局,使舆情干预、评论引导、网络形象、效果评估等工作多管齐下,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提升了执法公信力。
信息安全网上警务室,让数据“严把关”。通过设立“网安警务室”,主导网络生态,全面掌握核心信息,指导全县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单位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快速发现案件线索,实现对网络违法犯罪的精准打击。一是严把信息源头关。密切与电信、移动、广电、联通、铁通等通讯网络公司协作,与30多个部门签订信息共享协议,建立35个网上“网安警务室”,强化源头管控,打造安全通讯网络环境。二是严把重点网站关。通过基础信息采集,全面摸排县域内医院、银行、学校、社保等重点单位网站,服务和指导网站提高管理防范能力,严厉打击网络非法入侵破坏,依法保护企事业单位正常的运营秩序。截至目前,重点网站实时检测2万余次,共检测预警漏洞460多个,其中高危漏洞62个。三是严把上网服务关。加强对网吧实名登记的核查管理,对非经营性上网场所的规范管理和无线wifi上网场所审计设备的安装,开展常态化网上执法巡查,预防窃取网民个人信息、网络盗窃、网络诈骗和制造传播网络谣言等多发性网络违法犯罪,全面清理整治网上暴恐、涉枪涉爆和涉黄涉赌等违法信息,净化上网服务环境。
互联网安全作战中心,让数据“守防线”。变涉网案件“配侦”为“主侦”,深挖线索、精准研判、果断出击,严惩涉网违法犯罪,筑牢安全防线。一是严守网安“边疆线”。强化网络空间安全观,树立“网络边疆”意识,积极应对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化渗透和颠覆破坏活动,对网上动员、网下行动,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切实增强网络安全的攻防能力。二是筑牢网络“防火墙”。依托网站安全立体监测系统,对县域内32家网站挂马、SQL注入、Web应用漏洞、暗链、网页变更、ICP备案等Web业务关注点实时扫描,实现对网站安全及运维的自动监控、整体分析,达到及时发现、集中管理、规避风险的良好效果。三是打赢网战“攻坚战”。成立网安合成作战中心,建立网安、刑侦、经侦、治安、派出所等多警种“1+N”同步上案机制,牢牢把握主动权,严厉打击涉网违法犯罪活动。搭建网安交流协作“微平台”,织密联动作战协作网,加强异地协作、跨区协查和域外取证,提升打击实效,挤压网络违法犯罪空间。据统计,智慧网战平台运行以来,查办涉网案件3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