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电动车充电安全管理,宁陕县公安局从电动车安全管理入手,从深化公安改革发力,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创新推出电动车便民充电桩管理新模式,有效破解了电动车充电管理难题。
一、小小创新,做强为民服务最大公约数。针对电动车充电易引发火灾隐患管理难题,在充分调研宁陕县电动车管理实际基础上,从小创新着眼、从细节入手,通过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与电动车经销商、居民小区物业座谈讨论等方式,将设置电动车便民充电桩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大力推广,在区民小区、居住密集点设置电动车便民充电桩,实行电动车集约管理、集中充电管理新机制,具有1小时快充,1元钱收费、1分钟取车等快捷、节约、方便功能,在消除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的同时,又方便了群众出行,小小警务改革创新,有效提升了群众改革获得感,做强了为民服务最大公约数。该管理模式推行以来,共建设便民充电桩60处,有效覆盖了全县所有居民小区、交通要道。
二、破大难题,催生安全管理最强战斗力。此项电动车便民充电桩管理新模式,针对电动车充电、存放、管理短板,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作为一项政府重点工作督导推进。县委政府层面负责政策宣传,居民小区物业负责推行落实,电动车经销商负责技术支持,公安局负责监督执行。在建设时,充分考虑群众出行、区域划分等问题,按照小区自建为主、街面补充为辅的原则,科学建设电动车便民充电桩点位,扩展微信二维码支付方式,切实发挥电动车充电桩便民作用,让群众从安全、方便的角度考虑,自觉使用,确保本项创新举措落实落地。同时,在设置电动车便民充电桩时,充分考虑视频监控覆盖范围,有效减少了电动车分散停放引起的的盗窃案,催生了安全管理最强战斗力。该管理模式启动后,全县未发生因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件,电动车盗窃案同比下降80%。
三、 见微知著,画出民心民愿最大同心圆。近年来,宁陕县公安局充分借助公安改革动力,深挖“互联网+”技术潜力,倡导全警创新,总结推广了“135”旅游警务机制,严打“三堵五闹”技战法,报警求助位置提示牌,订单制培训等一些列警务机制改革、社会管理治理、便民利民服务和队伍管理建设的创新举措,营造了全警抓创新,为民强服务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工作效能,画出了民心民愿最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