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岚皋县公安局突破“三个瓶颈”
实现信息化建设应用“三大提升”
近年来,岚皋县公安局在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中,始终坚持信息化主导警务理念,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建立了一支专业信息人才队伍、打造了一个高标准建设平台、织起了一张信息资源网络、形成了一种信息化深度应用工作常态,全面提升了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
一、突破人才匮乏瓶颈,提升专业水平
今年以来,该局将人才培养置于信息化工作的首要位置,突破人才匮乏制约发展的状况,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提升信息化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一是根据民警的知识结构、特长等,选出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特长的民警,作为信息化建设应用人才,通过调整工作岗位将民警安排到信息中心、信通、等专业技术岗位,让民警的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做精信息技术部门。二是做实了基层部门信息人才队伍,针对基层信息化建设应用的工作重点,在基层各部门中选择业务能力强,工作积极性高的民警,通过培训、随岗学习等形式,提升信息化专业知识,再回到基层作为信息人才,为基层信息化应用奠定基础。
二、突破资金短缺瓶颈,提升建设档次
该局积极争取上级公安机关和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按照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突破资金短缺的瓶颈,让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档次得到全面提升。一是网络带宽升速。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对中心交换机、基层所队网络带宽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基层所队进行了VLAN网络划分,将派出所四级公安网络提升至10M,进一步适应了信息化建设应用的需求。二是信息系统升级。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完成了网上督察、监管场所同步录音录像、指挥通信、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及改造,提升了自身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为信息化的全面应用打下了基础。三是硬件建设升质。投入1080余万元建设和升级改造了190余个城市监控探头、18套车辆抓拍卡口,投入80余万元购置了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一批信息化警务装备,使全局民警的信息化警务装备得到全部配置,为信息化的深度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四是采集室升档。投入资金110万元完成了局机关集中办案区信息采集室的升级改造和13个派出所信息采集室的建设,实现了一所一间信息采集室,一套标准采集设备,规范了信息采集标准,提高了信息采集质量。
三、突破资源紧缺瓶颈,提升信息数质。该局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信息,构建覆盖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全面提高对社会信息掌控的数量和质量。将县直单位、银行、网吧、旅馆、商场等场所内的1160个视频监控网接入局指挥中心,增强社会面管控能力。依托农村(社区)警务工作平台,建立特种行业信息采集制度。将标准化信息、案事件基础信息、现勘信息的采集工作延伸至派出所,将农村(社区)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延伸至警务室,实现信息采集全覆盖;明确信息采集标准数量,实行月评、季考制度,确保信息采集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