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转作风强基础抓规范促服务”专刊第14期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3日 来源:安康市公安局 【字体:

 

安康市公安局

三声服务、四个规范、五项承诺

强力推进转作风强基础抓规范促服务活动

 

    自全市公安派出所转作风、强基础、抓规范、促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安康市公安局认真落实省厅便民利民850项措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了《全市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工作规范》,以亲民、便民、为民为宗旨,在工作中坚持从细节入手,在全市公安派出所推行三声服务、四个规范、五项承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全力打造基层民警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市局要求各户籍窗口民警必须按规定着装上岗,做到警容严整,举止端庄,精神饱满,服务热情,在接待群众时,严格做到来有问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用规范语言热情大方主动打招呼。当办事群众咨询有关政策时,接待民警必须认真、准确、耐心、细致、文明的给予解答,做到有问必答,不厌其烦。务必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在群众办完业务准备离开前,服务民警应主动按下警务服务质量电子评价器的提示键,提示群众:请您对我的本次服务给予评价

    服务好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中最根本最基本的一项任务。基层派出所民警在接待群众时推行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相送、一次办结服务、一心为民情怀四个规范服务,广大民警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公开公安机关办事工作流程、收费标准,不断提高民警服务水平与能力,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最大限度缩短办理时限。对符合规定要求的一次性给予办结,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严禁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彻底打破门难进、脸难看的被动局面,全面打造警民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全市公安民警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五项承诺,把办好手中的每一起案件,作为一次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过程。每接处一次警情,作为一次展现人民警察最佳形象的必然要求。每管一片区域治出一片安全良序,作为向人民群众传递法治理念的载体。每履一职体现一次自觉担当作为一项稳控局面、安定人心的实践。每入一户人家送上一份为民情怀,作为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庄严承诺建立案件首办负责制,确保依法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公权,坚决防止失职不作为、越权乱作为事情的发生。

    今年4月初,石泉喜河派出所民警接群众李某朝求助称:其妻刘某某于近日到石泉县城买东西后一直未见回家,请求派出所帮其寻找。本着为民服务的宗旨,民警不厌其烦多次帮其寻找妻子下落未果。对此李某朝情绪十分激动,怀疑妻子出走是受其妻子前夫之女陈某林煽动,并扬言要杀陈某林。所领导高度重视此事,在谈话中得知李某有一姐夫在武汉务工,李某能听其姐夫的话。获取此信息后,民警又积极联系李某朝在武汉的姐夫,劝说李某朝去武汉务工。社区民警深夜冒雨驱车找到其姐夫蒋某,通过耐心劝说,最终李某随姐夫蒋某去武汉务工,一起重大安全隐患得以妥善处理。矛盾化解于萌芽,切实践行基层民警每管一处治出一片安全良序的庄严承诺。

    今年58日,石泉县向阳社区民警在走访群众中发现,租住于石泉县城关镇向阳片一组的居民邓某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在经过几次恳切交谈得知,现在已有身孕三个多月的她正因为家庭纠纷而处在绝食阶段。民警了解到邓某和丈夫于某于20131216登记结婚,但两人的结合并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同意和祝福,因此婚后两家人经常因为琐事争吵不断,矛盾升级,邓某便在不知所措的状况下拿腹中的胎儿为要挟,希望两家的矛盾能够得以终止。对此,民警对邓某愚蠢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对徐某及其双方父母进行了开导教育和警示。最终,由于民警耐心细致的教育和疏导,两家人握手言和。社区民警平日整天与老百姓打交道,管的大多是张家长、李家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对群众而言,往往是关乎切身利益的大事。也许没有刑警侦破大案后的鲜花和掌声,也许无缘街头擒凶的凛然和无畏,但他体现了我们民警在履职过程中的无私奉献和自觉担当。

    宁陕县公安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百名民警入户连心强基础活动,该局治安大队民警在太山庙胭脂村同刑满释放人员张某座谈时,了解到张某两次入狱服刑,生活比较困难,想到村里兰莓种植基地打工,但由于服刑问题怕受到排斥,生活一直没着落。了解这一情况后,民警立即同兰莓种植基地负责人联系,通过多方努力解决了张某的后顾之忧,实现了其打工愿望,公安民警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每入一户送上一份为民情怀的庄严承诺。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