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转作风强基础抓规范促服务”专刊第17期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4日 来源:安康市公安局 【字体:

 

紫阳县公安局

“四项”举措强势推进“转作风、强基础、

抓规范、促服务”活动

 

    为切实解决派出所“包打天下”、工作虚而不实,社区民警“沉不下、做不实”,服务群众“冷硬横推”,执法办案不规范等问题,紫阳县公安局按照省、市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开展的“转作风、强基础、抓规范、促服务”活动要求,采取四项措施,强势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推进民警作风建设。该局以“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问卷调查,深刻剖析,解决“四风”问题;以民警业务学习培训促进法律政策水平,以违法违纪“零容忍”,实现民警“零违纪”。活动开展以来,共举办所长教导员培训班4期,户籍内勤民警培训3期,法制监督员培训1期,社区民警及辅警培训2期,受教育民警达300余人次,通过培训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大大增强了民警服务理念和遵纪守法意识,群众对公安民警的满意度稳步攀升。

二、以信息采集和流动人口管理为突破口,夯实派出所基础工作。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活动开展以来,该局与民政、街道、社区等部门加强协作与沟通,增加义务流动人口管理协管员,按照“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的流动人员管理模式,实行流动人员居住证管理。同时,重点加强出租房屋监管,落实出租房屋“ABC”分级管理法,由社区民警协助社区共同管理出租房屋,并适时与流动人员常住地加强联系,建立异地联动、信息共享、密切协作的流动人口共管协作警务机制。在信息采集大会战中,该局治安系统各项业务源头性数据,按照应采尽采,全部录入原则,加大对人口信息、行业场所、重点人员等源头数据的采集、更新,确保相关业务系统数据鲜活、准确、齐全。同时,依托网络警务室、社区民警QQ群、公安微信群、治安微博等信息网络平台,形成联动联勤、信息共享共、协同作战,充分发生信息资源的效能。截止目前,该局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协管员20名、登记出租房屋542、登记流动人员885人、办理居住证885张、采集信息20余万条、建立网上警务室22个、民警个人工作微博119个、社区民警QQ群和公安微信群人数206人,其中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协助破获案件19起,为群众提供服务200余件。

三、以户口清理整顿为重点,规范窗口单位工作程序该局按照《户口清理整顿工作方案》,重点对象人口信息系统人相采集不全、办理的“人情户口”、“关系户口”、“买卖户口”、“空挂户口”等假户口、重户口进行全面清理,并将清理整顿任务分解到各派出所和民警,对违规或不符合程序上户的及时予以纠正,对违法上户的,依照程序进行追责。在制度要求各派出所户籍民警必须相对固定,并持证上岗,不得聘请文职人员代岗,确因工作需要,变动岗位的需县局主要领导同意。同时,县局分管领导还与各派出所户籍民警签订责任书、保证书,对户籍管理实行“终身负责制”,从源头治理户口登记中的“错、重、假现象。截止目前,共注销死亡人口137人,注销重户25个,累计清理纠正户口登记项目差错111个。

四、以“全程代办”模式为抓手,促进服务群众水平再上台阶。首先将社区警务前移,把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今年由治安大队牵头,17个基层派出所会同街道办和社区居委会建成20个社区警务室,配备专职社区民警20名和专职辅警24名;同时,还将社区警务室前移,在农村中心行政村建立农村中心警务室,配备专职警务室民警,将社区警务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拓展服务群众渠道,并按照“全程代办”服务模式,对出生登记、死亡注销、补录户口、户籍变更更正、特行证件办理、危险物品购买运输许可不需要本人到场的证件办理等11项工作,群众递交相关材料后,由社区民警全程代办并送到手中,截止目前,已为群众代办服务39件、办理居住证885张、二代证9585份、临式身份证1553份、户籍业务31215件,大大方便了群众,赢得了广泛赞誉。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