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 正文详情

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2019年富硒专项“236”计划项目评审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0-01-05 16:21作者:来源: 【字体:

2019年12月27日,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2019年富硒专项“236”计划项目评审会在安康召开。

2019年,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紧扣安康富硒产业发展需求,针对富硒茶、富硒魔芋、富硒畜产、富硒核桃、富硒渔业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和富硒粮油、富硒果蔬、富硒蚕桑三大特色产业及富硒水全产业链发展技术需求,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道路,编制了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2019年富硒专项“236”计划项目申报指南,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富硒专项“236”计划项目。共受理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41家单位55个项目,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8家中省科研院所和高校申报项目26项,23家市内单位申报项目29项,科研院所和高校独立申报项目20项,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32项,企业单独申报项目3项。按照《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富硒专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办法》对申报材料进行了初审,所有项目均进入现场答辩评审,分设三个答辩组分组评审。各项目负责人现场汇报项目研究基础、研究内容、创新点、预期成果等内容,并现场接受专家质询。

本次评审会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尹恒,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梅德圣,浙江大学副教授陆建良,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梁东丽、吉红、副教授余有本,湖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郑威等中省科研院所及高校专家8人,邀请本市相关领域专家7人。经过各位评审专家认真审阅、充分评议和评审打分,遴选出能有效解决富硒产业技术需求,富有创新性、引领示范性的项目。

为有效开发安康天然富硒资源,推进富硒产业发展,全面提升科技水平,2018年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首次面向全国征集并立项富硒专项科技计划49项,经过一年的组织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共引进富硒油菜、蚕桑等新品种32个,申请发明专利8项,开发富硒茶、核桃油等新产品16个,在研富硒新产品21个,新建富硒茶、水稻、油菜、蔬菜(食用菌)、水产、蚕桑等示范基地15处2.05万亩,累计发表论文37篇,获得国家、省级奖项3项。其中“富硒油菜薹品种选育及其对生殖细胞的作用解析”项目选育出了全球首个硒高效蔬菜杂交种“硒滋园1号”,由其开发的“硒滋园绿菜薹”具有高硒、高锌、高钙、高维C的“仙草级”品质,并发现其具有增强男性生殖细胞的功能。


今年组织富硒专项“236”计划项目,是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深化院(校)地务实合作、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旨在搭建相互交流平台,聚集中省市科技资源,推进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安康富硒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