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0年10月至12月底,市委第二巡察组对市富硒产业办开展了常规巡察。2021年3月15日,市委第二巡察组在我办召开了巡察情况反馈会议,指出了我办存在的3个方面8个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条意见建议。按照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市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市富硒产业办的反馈意见》的通知(安巡发〔2021〕8号)要求,市富硒产业办党组高度重视,专题召开会议部署,认真研究整改工作,对标问题制订整改方案,扎实开展问题整改,现将整改情况公布如下:
一、自觉担负整改主体责任
市委第二巡察组反馈意见后,党组立即召开会议,对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制定了《市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市富硒产业办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成立党组书记任组长的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巡察反馈存在的3方面8大类具体问题分别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了整改完成时限,建立整改清单台账,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对账销号,要求立行立改、改出成效。
二、反馈问题全面整改落实
(一)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还有差距方面
1.关于理论学习不够系统全面,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问题整改情况: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进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印发《2021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四年五次对富硒产业发展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等形式开展专题学习和学习研讨,组织党员干部瞻仰参观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博物馆、纪念场馆,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市委“产业项目建设年”、富硒产业年度重点工作、谋划“十四五”重点项目、开展包抓帮扶等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中,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推动安康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高位谋划富硒产业发展工作,起草的《关于加快推进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已于6月12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组织国内富硒产业顶级研究团队编制的《安康市“十四五”富硒产业发展规划》,已于7月6日通过专家组评审,近期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印发实施。
2.关于聚焦主责主业用力不够问题整改情况:一是召开2021年富硒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对全市富硒产业发展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印发《2021年全市富硒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制定《安康市2021年富硒产业重点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富硒产业发展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明确了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和贯彻《安康市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法律责任,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保障机制。三是持续深化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面向全国公开征集2021年富硒专项研发计划(富硒新产品研发)技术需求。联合科技、工信、农业农村、林业、市场监管、人社等部门制定了《安康市六大富硒产业全产业链科研创新五年行动计划》。向省工信厅争取到陕西制造业创新中心科研平台建设项目,正在推进陕西国硒谷富硒产品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组建相关工作。成立了富硒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四是每年建设富硒产业示范园20个,年底按照《安康市富硒产业园创建工作方案》进行认定。严格落实《安康市富硒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组织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召开富硒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会,计划全年制定富硒产业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30个。五是举办第二届“端午安康”全国硒水鉴茶大赛,安康茶企获得特等奖7个、金奖14个、银奖24个,举行了国际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坛上共签订富硒产品购销及投资协议总金额5.8亿元。组织申报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安康富硒茶以35.16亿元的品牌价值,稳居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第20位。完成安康市六大富硒产业宣传口号和形象标志征集工作。组织全市富硒企业参加展销推介活动5场次。
3.关于抓工作落地见效有差距问题整改情况:一是加大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平利县、岚皋县、镇坪县、高新区、恒口示范区等主要富硒区富硒产业发展工作督导,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任务;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对接市考核办、发改、财政、工信、科技、农业农村、林业、招商等部门,协调富硒产业考核、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园区建设、品牌培育、标准设立、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约谈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班子成员,加大富硒科研工作督导。二是配套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修改完善了《安康市富硒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目前已报市政府办按程序印发;三是安排富硒产业专项资金580万元用于支持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平利县、镇坪县开展1:50000土壤硒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目前,已完成紫阳县、汉阴县1:50000土壤硒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已启动岚皋县、石泉县、平利县、镇坪县、汉滨区1:50000土壤硒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四是开展富硒产业“236”计划项目立项21项、全产业链科研创新项目8项、重点实验室开放性课题11项、发布院地合作科研成果14项。五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全力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开展重大项目谋划调研,召开富硒产业项目建设工作座谈会,听取市级有关部门对富硒产业项目建设的意见建议。制定《安康市富硒产业项目建设年工作方案》,对全年富硒产业项目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征集2021年富硒产业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面向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广泛征集富硒产业项目,共征集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128个,筹划储备项目89个,目前已开工建设61个。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还有不足方面
1.关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整改情况:一是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县区和富硒企业开展调研督导,全面了解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多数企业反映的富硒产品检测难、检测慢、检测贵问题,联合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富硒产品硒含量免费检测办法,在全市范围开展富硒产品免测检测服务。二是抽调4名干部参与全市综合考核工作,对21个市级部门、10个县区及安康高新区、恒口示范区(试验区)、瀛湖生态旅游区2020年富硒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考核,及时向市考核办报送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在全市范围通报,并对获得好等次的六个县区进行了表彰。三是加强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规,规范了差旅报销填写,严格审核程序。机关办公设施配置合理,无超标和闲置问题。
(三)党建工作责任落实还有距离方面
1.关于支部组织架构长期不健全问题整改情况:一是协调市直机关工委、市农业农村局,由原支部批准设立机关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撤销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党支部,暂由市富硒产业办机关支部统一组织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二是党组专题向市直机关工委请示设立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支部委员会,待批复后按照组织程序选举支委和支部书记。
2.关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开展质量不高问题整改情况:一是进一步夯实党组书记抓党建和意识形态第一责任人责任,印发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与业务工作一体安排、一体推进。二是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规范建设机关支部活动室,完善活动阵地氛围烘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先后组织党员干部赴牛蹄岭、烈士陵园、家风馆、石泉革命纪念馆(勤廉馆)、平利主题教育馆、帮扶村和帮扶企业开展主题党日和志愿服务活动,党组书记带头讲党史、纪律教育专题党课。三是严格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印发党组班子及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巩固提升巡察整改成果
通过对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市富硒产业办党组将以此次巡察整改为契机,切实增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对长效机制再完善,积极探索各项创新举措,健全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坚持把整改融入日常工作常抓不懈,立足长远巩固整改,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推动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推进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