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流转土地200亩发展茶园,每年支付群众务工工资120余万元,带动周边1000余户群众种茶30000亩,全年户均增收5000元,今年企业实现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硒谷生态工业园区闽秦茶业负责人陈宝莹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紫阳县累计发展茶叶种植25.28万亩,全县12万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
近年来,安康立足资源和生态优势,把富硒产业作为生态友好型的首位产业、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立市兴市的拳头产业进行培育,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思路,聚焦富硒茶、水、魔芋、生猪、渔业和核桃等六大富硒产业和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推动富硒产业融合发展。
据了解,安康共培育富硒农业园区1530个,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299个,带动农户22.8万户。发展富硒茶109.6万亩、富硒魔芋60万亩、富硒核桃200万余亩,富硒生猪年饲养量300万头以上,富硒水产品产量超过4万吨。培育规模以上富硒食品加工企业255家,建立工业加工园15个,开发富硒产品300多个。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科研实力显著增强。在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富硒食品区,十余家富硒食品加工企业满负荷运转。安康富硒农产品源源不断地发往国内外。“我们扩建标准化厂房1.6万平方米,新建富硒魔芋及豆制品深加工生产线4条,产能是原来的4倍,”安康悠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沈生英说。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富硒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安康相继建立4个“国字号”科研机构、6个省级富硒产业科技创新平台、3个院士工作站、26个专家工作站,组建了17个富硒科研创新团队。
“我们以富硒产业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为重点,实施富硒产业重大科技项目46项,专利授权65项,制定修订各类标准52项,培育富硒产业科技型企业52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安康市富硒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徐家彦介绍。
在此基础上,安康还致力于壮大富硒产业品牌建设,有效注册含“硒”商标41件,涉硒相关产品商标1200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5个。数据显示,安康富硒食品产业连续多年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2021年富硒食品实现产值509.2亿元,综合产值达750亿元,富硒产业已成为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扩大安康影响力的支柱产业。
“安康将深入实施‘富硒+’战略,积极创建全国名特优新高品质(富硒)农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试点市,聚力打造千亿级富硒产业集群,努力将安康建设成为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样板区、富硒产业聚集区、富硒产品电商中心,持续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兴业的经济优势,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安康市委书记武文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