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阴 > 正文内容

    汉阴掀起兴桑养蚕热潮

    作者:张龙斌 时间:2007-04-19 09:42 来源:汉阴县政府信息网 字号: 打印

    开春以来,汉阴县涧池镇五坪村的山山岭岭、院院落落,到处都有挖坑植桑、剪枝刷白、修建消毒灶的人。在该村一组村民曹致祥家,房主人也正忙个不停的准备养蚕用的蚕簸、蚕台等蚕具,据了解,他家去年养了24张蚕,养蚕收入将近2万元,今年还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随行的涧池镇镇长黄帮平说:“近年来,群众兴桑养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像曹致祥这样的养殖大户在涧池镇目前就有110多户,以五坪村为例,全村仅335户1157人,2006年共养蚕1605张,户均达到5张纸,人均养蚕收入1300多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自省委省政府作出陕南突破发展战略部署后,汉阴县委县政府便把蚕桑产业作为实现绿色产业突破发展的主攻目标,采取政策激励、市场拉动、强村大户带动、技术服务等措施,着力调动群众兴桑养蚕的积极性,促进蚕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该县每年从县财政拿出100万元奖励扶持资金和3000万元的信贷贴息资金,用于良种密植桑园建设、蚕桑技术培训、专业合作社建设、小蚕共育室建设、先进蚕具推广、养蚕大户奖励等,对养蚕户新建蚕室、小蚕共育室免收建设规费、优先办理手续,养蚕户不仅可享受到金融部门提供的贴息贷款,新建桑园还可按政策规定享受项目资金补助。
    同时,县上按照“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思路,积极兴建蚕桑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杨陵圣桑集团投资兴建了桑果汁饮品加工厂、禾烨有限公司,对缫丝厂进行了改制,开发生产以缫丝、桑果汁饮品、降糖膏、蚕丝被、药枕为代表的蚕桑系列产品,延长了蚕桑产业链条,多途径地促进农民增收。为在蚕农和企业间建立起利益风险共担机制,各乡镇以蚕桑大户为主体组建了34个蚕桑生产专业协会,健全完善了服务网络体系,实行蚕茧保护价收购,使广大蚕农吃上了“定心丸”。
    在推进蚕桑产业的过程中,该县注重发挥强村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方面,积极培育蚕桑强村、专业户。鼓励能人大户以土地流转的方式租地新建桑园、进行工厂化养蚕;在基础好的村连片规划建设桑园基地。另一方面,大张旗鼓地宣传重奖强村、专业户,让广大蚕农学有示范、看有榜样。
    开展科技服务是该县发展蚕桑产业的又一重要举措,去年以来,该县着力在广大蚕农中普及推广以小蚕共育、方格簇、省力化蚕台为重点的养蚕新技术,采取县财政补一点、龙头企业出一点、群众自筹一点“三个一点”的方式,解决小蚕共育室建设、方格簇及省力化蚕台购置资金。目前,全县85%的蚕农掌握使用了先进实用的新技术,3万多蚕农接受了新技术培训,张产茧数量和质量也分别较传统方法提高了40%和35%,去冬今春共新建良种密植桑园1万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