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从田头到舌头,治理“餐桌污染”牵涉很多部门,传统的“马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监管方式,时常出现职责交叉、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等顽疾,难以适应现实发展需要。
为改变分领域、分专业、分段式的监管模式,这次改革中,安康市按照“大部制”理念,将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3个局整合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加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作为县区政府工作部门,统一负责辖区内的工商、食药、质量技术等市场监管职责,并承担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同时还将盐务局调整为县区市场监管局下属事业单位,实现了归口统一管理。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从基层一线和源头抓起十分必要。改革期间,安康市通过强化镇办市场监管主体责任,把市场监管触角延伸至“最后一米”,采取还权赋能的方式,将原驻镇的工商所、食药所下放到镇办管理,同步整合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知识产权等监管职责,设立镇办市场监督管理所,具体负责域内市场监管工作,增强了基层监管力量。改革以后,全市10县区均实现工商、食药、质监“三局合一”,140个镇办均设立市场监督管理所,精简管理部门20个、内设机构47个、领导职数83名、人员编制149名。通过改革既达到了整合力量、理顺关系、精兵简政的任务,也夯实了食品安全首要责任、质量标准基础责任、市场监管主体责任,构建了一体化、全过程、链条式的现代市场监管体制。
县镇联动——综合性执法
市场监管执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改革前由于工商、食药、质监、盐务等部门都具有相关执法职能,存在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容易造成企业守法成本增加和行政资源浪费。
这次改革中,安康市按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通过整合规范市场监管执法主体,构建了“权责分明、县镇联动”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将县区食品药品稽查、工商行政管理经济检查、盐业盐政稽查等执法职能和机构予以整合,组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形成了一支队伍搞执法;将县区农产品质量、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安全、动植物检疫等执法职能和机构予以整合,组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从源头织密扎紧食品安全监管安全网;采取委托执法方式,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将县区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的部分行政执法职权下放到镇办,配套出台《关于镇村综合改革后续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关于委托乡镇政府行使行政执法权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执法程序、内容、标准、要求等事宜,确保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权力依法下放、依法行使。
此外,积极创新执法方式,广泛推行随机抽取执法检查人员、随机抽取检查对象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完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建立了统一透明、有序规范执法监管机制。今年以来,各县区对食品药品开展专项执法365次、出动执法人员14597人次,对13144家食品药品使用单位进行执法监察,取缔无照经营食品户72户、关停84户、引导办证693户,办理经济违法案件524起、罚没款240余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
整合资源——专业化检测
市场监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些产品或特种设备是否有病症,传统的“望闻问切”难以辨别真伪,必须依靠专业化的检验检测仪器进行问诊把脉,才能为市场监管执法出具科学对症的药方。
本次改革中,为解决现实之中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规模偏小、布局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围绕建立专业化、集约化、科学化的市场监管检验检测体系,安康市按照《陕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方案》要求,整合涉及市场监管方面的检验检测机构及职能,实行集中统一检测。将县区食品药品、质量技术、农产品质量和卫生、水利等部门承担的检验检测职能予以整合,组建食品药品和质量技术检验检测中心,加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牌子,重点承担本行政区域农业投入品、种植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食品药品、质量技术、特种设备等检验检测职能。
通过充分整合资源,实现了不同检验检测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减少了重复建设,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技术服务能力。今年以来,各县区依托整合后的检验检测平台,抽验送检农产品913批次、食品药品2238批次,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5.9%、97.9%;检查特种设备5765台(件),检查计量器具7798台,为规范市场行为、提升市场监管水平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
去繁从简——高效能服务
在市场监管领域,政府既要履行监管主体责任更要通过转变职能、改进方式、精简流程、高效服务,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源源不断地激发出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
改革期间,安康市以简化办事程序、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为出发点,坚持“放管结合”、实行“宽进严管”,建立了精简高效的商事登记制度和消费维权平台。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依法统一编制并公开了县区市场监管权责清单,规范了权力运行,减少了推诿扯皮;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先后实施“先照后证、一证一码、三证合一”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住所与经营场所分别登记备案制度,放宽登记条件,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梳理整合工商、质监、食药相关审批事项和服务窗口,再造审批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有效解决了分头受理、材料重复提交等问题,最大程度减少企业办事的时间和商务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今年以来,各县区新增市场主体13491户、同比增长24.1%。
与此同时,为解决以往市场投诉平台热线多、系统杂等问题,将县区12315、12331、12365、96333等投诉举报热线平台予以整合,组建消费者举报中心,与市场监管执法大队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通过统一受理登记、分类处置、内部分流,实现了投诉举报与执法监察有机融合。今年以来各县区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案件1182件,调解处理109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6.7万元,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责必须常抓不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永远在路上,期待改革后县区“三局合一”的“大市场监管”体系更加高效顺畅运行,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