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在2004年实施仓上和茅坪两个乡镇政府转变职能试点的基础上,2006年底全面推行了15个乡镇的机构改革工作。通过改革创新了乡镇工作运行机制,实现了工作重心向加强社会管理和优化公共服务上的转变。
一是优化机构设置,理顺运行机制。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机关统一设置“三办一所”,事业单位设置“四站”,精简了机构,并通过定岗定责和人员竞争上岗,设置和运行方式,形成了责权挂钩、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政事分开,解决了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职能交叉、责任不清、工作零乱无连续性的问题。
二是突出抓点示范,改革工作方式。对“三办一所”、事业“四站”明确职能职责,在工作运行中,破除了传统的下指标、压任务、行政推动的工作方式,向市场引导,示范带动转变。乡镇主要领导从琐碎的工作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大事,对每一项工作实行抓点示范,培育了一批产业大村大户,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乡镇整体工作也由过去的单纯行政推动变为现在的示范典型带动、优惠政策鼓动和经济效益拉动,形成了以点带面、层层示范、逐步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是强化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通过这次机构改革,乡镇政府把该由市场调节的事情交给市场,把该由中介机构负责的事情交给中介机构,政府就可以集中精力办好公益事业,创造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全县所有乡镇在服务群众办事、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上意识更强了、职责更清了、效果更好了。从根本上实现了从“行政命令”向“服务发展”的转变,干部职责明确,农业服务有保障。
四是健全考核机制,实行奖惩激励。根据乡镇党委、政府和所属的事业单位以及县派驻机构承担的职责任务不同,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对县派驻机构的考核坚持主管部门与乡镇共同考核的办法进行。乡镇根据县上下发的“目标责任红皮书”,实行两条线工作目标考核,将全部工作任务一条线分解到站所办,对站所办进行目标考核,由站所办考核到个人;一条线分解到村,对村级组织进行目标考核,指导村上考核到个人。村级事务交由村党支部、村委会自我管理。实行重奖严惩,把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评优树模直接挂钩,激发了干部工作热情,形成了人人力争上游,个个奋发图强的良好工作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