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泉县教体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名师培养与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石泉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2213”品牌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创新人才机制,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积极鼓励和促进教师在教学第一线成名成家。
《意见》和《方案》科学设定了各级名师培养对象的选拔条件与程序,并制定了若干关注人本、务求实效的培养细则和具体工作措施,为名优教师的成长铺就成功之路。
创设发展空间。采用多途径、多措施的培养与过程化、档案化的管理,为名优教师的发展创造提高、拔尖的有利环境:开办各类名师培训班,吸纳全县各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培训研修;开展多种教学比武,增加理论研讨、教艺切磋的频度与效度;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对名师培养对象的个人发展进行实时关注与重点帮扶;建立进修深造机制,选送名师培养对象参加学历提高与专项进修培训;加大考察交流力度,选派名师培养对象在县内重点学校进行挂职锻炼;建立“师徒结对”和“一师多徒”培养机制,形成名优教师梯队,促进个体发展目标的定向和定位。
搭建展示平台。充分发挥各级名优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教师中营造成名成家的良好氛围,同时促使名优教师在各类展示中获得再提高:各级名师须按规定开设县级、镇级或校级公开示范课;须在县内、镇内或校内带徒授艺;须成为全县名优教师团队成员,为教师继续教育作专题讲座;须带头开展教育科研与教育工作调研,主持或参与教研课题、撰写教育调研文章;同时,教体局还将定期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送教下乡”和“送教进校”等系列展示活动。
落实奖励机制。一是从2007年开始,在全县实行教研成果评审奖励激励机制,中学以校、小学以乡镇中心小学为单位,每年开展一次评优奖励活动。县教研室每年进行一次县级评优奖励活动,充分发挥评价诱导与利益诱导相结合的功能,激励学校和广大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二是县教体局将安排专项资金对名师培养工作进行奖励和补贴,以提高名优教师的政治福利待遇,改善教学科研的条件,促使其再创新绩;同时规定名优教师在岗位聘用或职务聘任中享有优先的政策倾斜。
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教体局要求各校校长要加强名师培养工程的领导,落实责任,精心实施,措施有力。做到有工作计划、有过程督查、有总结评价、有表彰奖励;县教研室加强管理与指导,制定相应的考评与管理办法,建立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加强过程管理;教育督导室加强名师培养工作的督导检查,并纳入学校工作年度评估考核内容。二是加强评价考核。县教体局从2007年起,将名师培养和校本培训等教研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年度考核内容,同时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优树模的评选依据。要求各校将其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评优选模内容。三是保障经费投入。县局要求各校必须保证教师培养经费的投入,对培养对象参加培训、进修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予以经费支持,对进行独创性研究者给予时间和设施条件的支持;县教研室设立“名师培养工程”专项基金用于名师培养补助经费,并对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提供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和培训补助经费,对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给予重奖。
通过全力实施名优教师培养工程,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树立骨干品牌学校等措施,力争到2011年底,在立足创新教育管理,提高全县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在全县树立10所骨干与特色学校,培养200名示范课教师、200名骨干教师、100名教学能手、30名学科带头人(学科名师),从而形成一支德高、业精、量足、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创一批有影响的市、省、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为打造教育强县奠定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