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造“白河技工”的劳务品牌,实施省政府提出的“人人技能工程”,强化技能促就业政策的落实,白河县大胆探索,上下联动,成功走出了一条培训促就业的路子。
几年来,该县找准工作突破口,把牢切入点,挖掘自身优势,坚持走多形式、多渠道培训的路子,在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工的技能,创业和职业等培训上做文章。立足实际,他们整合培训资源,做到资源共享。2006年7月,挂牌成立了“安康技术学院白河分院”,县人劳局亦成立了就业培训中心电脑培训部和美容美发培训部。做到强化培训,实行目标考核,将农民工的培训纳入乡镇的年度考核,每年进行就业引导和常识培训近20000人次,累计达58000人次。同时,还对全县下岗职工1500人,进行了拉网式的一次轮训,内容包括电焊、家政服务、电脑、创业、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后,使70%的下岗职工实现了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粮食系统下岗女职工尹登荣通过参加创业培训,在县人劳局扶持帮助小额担保贷款20000元的基础上,自己筹资10000万元,办理了山城“休闲烧烤城”,现在生意十分红火,每天收入400元左右。几年来,县人劳局每年都要在县职中抽调专门教师组成3个工作组,对初高中“两后”毕业生进行就业引导培训,仅去年就培训达3000人。2006年8月—12月份先后举办了20期农民工单项技能培训,通过考试考核,使1300多人获得到了单项技术能力等级证书。
今年以来,县上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加大了“红皮书”中培训工作的考核分值,已培训了农民工300多人,举办了两期下岗职工的创业培训班,共计70多人,还举办了一期公益性岗位岗前培训班,参训40多人。对全县9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农民工进行了摸底,至今已有500多名农民工报了名,而且,还对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400多人,进行了就业引导培训。近几年来通过培训,下岗职工和就业困难的弱势群体都各得其所,实现了灵活多样的就业,那些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学生,通过技能培训后,被安置在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发达的省市企业和公司就业,每年安置1000多人,逐渐改变了过去那种“男青年进矿山、妇孩子入发廊”的打工现象,改粗放体力型为技能智力型。
为减轻农民工的费用负担,进一步落实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由县市劳动牵头联系,去年年底引进浙江省平湖瑞恒衣业有限公事的50多台电动平车到白河,在茅坪镇和西营镇设立了两个技能教学点,免费进行技能培训,已培训达180人,其中110名被安置就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