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努力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4-24 10:59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市政府发布的《安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是全市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目前,我市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已基本形成,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加强。认真实施总体预案,不断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对于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科学应对和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然暴发、起因复杂、难以判断、迅速蔓延、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的特点,而且相互交织,处置不好会产生连锁反应,不仅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市自然条件较差,暴雨、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危害大;由于基础设施还较为薄弱,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公共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总体预案,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各级政府要在党委的领导下,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把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增强落实总体预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各类预案。
    贯彻落实总体预案,务必把握重点。要切实加强应急机构、队伍和应急预案体系、救援体系和应急管理规划、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要重视做好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和救援人员的指挥水平和专业技能。要抓好面向全社会的预防、避险、减灾等方面的科普宣教工作,增强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努力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同时,要深入抓好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和重点部位的预案建设,主动排查可能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隐患和苗头,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做好人力、财力、物力的保障工作。
    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的原则,立足实际,着眼发展,未雨绸缪,科学应对。当前,我市正处在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和技术准备,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突破发展保驾,为人民安康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xjg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