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紫阳强化环境保护打造秀美茶乡

    作者:秦宗道 时间:2007-05-29 08:30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五年来,紫阳县相继投入2亿多元资金强化环境保护,全县累计完成各类造林60多万亩,实施天然林保护1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多平方公里,建设绿色产业基地30多万亩。此外,还建起了垃圾推放场、自来水净化厂、矿山栏渣坝和沉淀池等一大批治污排污设施。一个天蓝水绿的秀美茶乡正日异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为该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增添了无穷后劲。
    紫阳山大沟深,属于我市洪涝灾害的频发地带,每年因灾损失都在亿元以上。特别是近几年来,矿山企业迅猛发展,大量废水废渣排放堆积,更为防灾抗灾增添了压力。“紫阳要发展,必须首先优化环境!”县委、县政府做出了“生态立县、产业富县”的决策,将环境保护作为实施突破发展的清障工作优先重点推进,大念山水绿化美化文章。退耕还林和大瀛湖治理工作多次受到省、市表彰。矿山治理也多次得到上级领导肯定,全县95%的矿山企业通过建栏渣坝、沉淀池和植树造林等措施基本达到了绿色矿山的标准。据统计,五年来该县各企业投入环保的经费已累计达到1200多万元。
    为切实抓好环境保护工作,该县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主任的环境保护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环保面临的各种问题。县人大和县政协经常组织代表委员视察调研环保工作。县政府与27个县直部门和25个乡镇签订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把环保工作纳入了乡镇和部门年度考核。全县 25个乡镇都明确了分管环保工作的领导,并配有乡镇环保专兼职人员,今年还在全县212个村配齐了村级环保信息员,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网络。
    汉江是该县环境保护的重点,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该县制定了从干流到各支流的绿化和排污治理方案。沿汉干流规划了4个万亩绿化带,各支流全部拿入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范围。投资120万元建设了县城垃圾堆放场,在10个主要集镇也规划和建设了垃圾堆放场,以及相应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基本解决了垃圾污水直排汉江的问题。为确保城镇居民吃水安全,该县对水源区的农户进行搬迁,集中连片地进行了绿化,建设了县城二期净化水厂。与此同时,还积极推进绿色创建,营造大环保氛围。全县已创建市级绿色企业1个,县级绿色企业6个,绿色学校3个,总参创单位达35个。建设了3个生态示范村和10个生态新农村。一个全民共创共建绿色环保家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该县环保部门充分发挥中坚作用,狠抓执法监查和政策宣传,有力促进了环保事业的蓬勃发展。五年来,县环保局共组织各类执法检查200多次,检查企业620家,督促整改环境污染隐患400多处。对黄姜皂素生产、铁合金加工等5个重污染项目实施了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挡在了立项门外。全县所有在项目环评率达100%。共受理群众信访案件100余件,办结率达100%。共开展环保宣传活动58次,发放环保宣传资料70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1600余人次,有力促进了全社会环保理念的形成。县环保局先后荣获“全省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省环境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环保系统‘创佳评差’竞赛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