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平利县阡陌纵横的绞股蓝产业园葱茏嫩绿,村民采摘绞股蓝的身影随处可见。县委书记何邦军自豪地说:平利县绞股蓝是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标准化生产种植已经成为国家标准!
平利县是全国绞股蓝的自然分布分化中心,在世界上已发现的16种绞股蓝属植物中,该县就占了7种,其皂甙含量高达12.2%,理化指标位居榜首。自70年代初开始,该县就着手绞股蓝系统研究开发工作,先后攻克了野生驯化、无性快速繁殖、病虫害防治和科学采收等一系列人工栽培难题,研制的绞股蓝茶、饮料、药品等系列产品,先后获得曼谷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银奖、陕西省第三届技术成果交易洽谈会金奖、首届中国杨陵农科城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像奖。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为让绞股蓝打入国际市场,平利县加快了建设全国绞股蓝第一县的步伐,成立了由县长挂帅的领导小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吸引安康正大和北医大制药有限公司投资500余万元,在城关、长安两镇建设GAP药源基地,扶持组建了农盛、五和、国彩等3个绞股蓝龙头企业和25个加工企业,实行订单生产,建成2万亩国家级绞股蓝标准化示范基地。同时,建立完善了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和标准化监测三大体系,成立了技术研究课题组,形成了以县绞股蓝中心为龙头,县、镇、村三级为纽带的技术推广网络,培育出11个新品系,起草的无公害绞股蓝系列7项标准被发布为我省地方标准,填补了全省执行标准的空白,成为全国发布的第一项绞股蓝省级地方标准。此外,他们实行政策倾斜,累计投入700多万元扶持绞股蓝发展,召开现场会、培训会200余场次,培训技术骨干、示范大户100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0000余份,标准化种植普及率达95%以上,创造出亩产鲜草5000公斤的奇迹。2005年6月,“国家专利产业化工程”试点基地项目在陕西平利正式启动,平利绞股蓝产业基地成为全国十大基地之一,该县绞股蓝连获三项殊荣:绞股蓝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有机绞股蓝茶获国家认证;绞股蓝成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绞股蓝产品以纯天然、无公害和富含微量元素走俏日本、北京、广州等市场,年销售量达500吨,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仅此一项可为农民年人均增收170元,成为促农增收的新亮点。
相关衔接:绞股蓝被医学界誉为东方神草、人间福音草,但其对土壤、气候等条件要求较高,全国除福建、湖北、云南、四川等省有少量种植外,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平利县,由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时间长,土壤有害物质含量低,成为国内生态型药用植物种植示范基地的最佳区域。据悉,全国目前绞股蓝人工种植面积约7万亩,我省只有安康市发展绞股蓝产业,全市种植面积2.8万亩,平利占了2万亩,种植面积和原料产量占全国的35%以上,苦味绞股蓝属全国独有品种,选育的绞股蓝良种有效物质含量比其他品种和区域高5个百分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