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康高新区准确把握“升国”后的新特征、新优势、新任务,围绕“引领示范区域经济发展、国家高新区排名后发赶超”总体目标,不遗余力地抓投资、抓项目、抓创新,“三区”建设实现新跨越。
一是保持稳中快进发展态势。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增加值等6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招商引资、外贸进出口等5项指标超目标任务30个以上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大关,呈现出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态势。
二是形成产城融合互动格局。坚持将工作重心和资金投向由基础建设、土地收储向发展高新技术新产业转变,全力攻坚年度121个重点项目。当年建成运营天贸物流城、荣氏饮品、众辰机芯等20个重大产业项目,“六大产业园区”高端化优势更加明显。58个基础设施项目陆续投用,建成8条道路、20万平方米商业和1800套保障房,承载产业的基础优势更加强劲,服务人口的城市要素更加多元。
三是全面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新增培育7家众创空间,秦巴众创空间和中国富硒产业院荣膺“国字号”;配套建成“拎包入住式”大学生创业公寓200套,成立“安康创新创业联盟”,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专业孵化培育体系。建成大连化物所钒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国字号研究机构,组建2个院士工作站和1个博士工作站,为企业提质增效厚植了强劲的创新要素。
四是加速汇集发展强大动能。研究出台了《高新区高新技术新产业引进激励办法》,通过实施差别化供地政策,组建高新集团产业引导、产业发展和风险投资基金,做到了招商政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先后承办国家高新区建设推进会、国家大学科技园座谈会、首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全省高新区暨众创空间建设发展现场推进会等6场高规格会议,在西安、上海、南宁等地举办大型招商推介会18场,接待参观考察团队1900余场,高新区受到社会各界普遍点赞,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五是民生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实行“指挥部+包抓部门+帮扶企业+贫困户”精准帮扶模式,年度投入财政配套资金490万元,当年初验脱贫达标364户930人,占总贫困人口的82.3%。开工建设6所学校,改扩建校园5个,辖区省市教学能手占比、高考二本上线率和中考平均成绩位居全市第一。整合建立了规划执法、城管执法、社区管理“三网合一”的网格化监管体系,依法集中关停粘土砖厂24家,销毁砖坯1400万块,当年新增绿地600亩,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