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人工繁育的朱鹮在宁陕县首次实施异地野化放飞

    作者:黄太琦 时间:2007-06-01 11:02 来源:宁陕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字号: 打印

    5月31日上午9时,中国陕西朱鹮野化放飞项目在宁陕县城关镇寨沟村举行了简短的放飞仪式。寨沟在县城北9公里,地形呈 “两山夹一沟”,四面环山,水田连片,沟底布满水田,是朱鹮生活的理想之地。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省长袁纯清,省委副书记王侠在放飞仪式上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省长袁纯清,省委副书记王侠,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副局长张建龙,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再生,副省长张伟,省林业厅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康市委市政府宁陕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出席了放飞仪式,并打开鸟笼,一起放飞了20只朱鹮。随后,放飞基地的技术人员、宁陕县的群众代表和学生代表又放飞6只。这是人类首次对人工繁育的朱鹮实行野化放飞,是恢复和扩大朱鹮野生种群的一次大胆尝试。26只朱鹮分别从洋县、周至引进,此前,在这里已经过了一个月的野化放飞适应性驯养。据悉,这也是朱鹮历史上首次异地野化放飞。


    鸟笼打开,朱鹮腾空而起,一对大翅膀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青山绿水间回响着朱鹮清亮悠长的鸣叫……

    放飞结束后,将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专家和当地朱鹮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利用无线电跟踪与电视监控系统,对野外放归大自然和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朱鹮种群进行监测,确保朱鹮野化放飞后的安全。
    野化放飞是指在模拟自然生态条件下,将人工繁育的朱鹮进行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野化训练,使其逐步适应野外环境后,再放飞到其历史分布区的过程。野化放归可以使朱鹮在异地正常生长、繁育,逐步扩大栖息地范围和种群数量,促进野生种群重建与恢复。
    据悉,宁陕县历史上也有朱鹮出没,但近30多年久已难觅踪影,这次野化放飞让宁陕人再次听到朱鹮优雅的长鸣。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办公室主任赵学敏表示,将人工驯养繁殖的朱鹮科学地放归野外,并在该区域重建朱鹮野生种群,是保护朱鹮的有效途径之一,标志着我国朱鹮拯救保护工作由注重抢救性繁育向注重野化放归的历史性转变。

    贾治邦:野化放飞具有重要意义

    参加宁陕朱鹮野化放飞仪式的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宁陕朱鹮野化放归在我国生态保护史以及国际生态保护上有着特殊意义。他透露,今后,在全国将陆续启动扬子鳄、麋鹿等一批濒危物种的野化放归。
    贾治邦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朱鹮几近灭绝,自1981年,在洋县重新发现世界上仅有的7只野生朱鹮至今,我国朱鹮保护工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全国4处朱鹮繁育基地共繁育朱鹮512只,野生种群数量也增长到500多只。
    “宁陕成功野化放飞20多只朱鹮,使这些经过人工拯救繁育的珍稀濒危鸟类重归自然,标志着我国朱鹮保护工作又跨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我国生态保护史,以及国际生态保护上有着重要意义。”贾治邦说,近些年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建设和管理着占国土面积12.6%的1740处自然保护区,而且还对朱鹮等200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和上千种珍稀野生植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摆脱了灭绝危险,使濒危物种拯救由注重抢救性繁育向注重野化放归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贾治邦说,随着宁陕朱鹮放归,还将在全国陆续启动扬子鳄、麋鹿等一批濒危物种的野化放归,“可以说,今天的朱鹮放归为我国濒危物种拯救工作向注重野化放飞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揭开了序幕”。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省长袁纯清等领导在放飞仪式现场视察

    袁纯清:陕西人因朱鹮而自豪

    省长袁纯清打开鸟笼后,朱鹮慢悠悠地走出来抖了抖身子,忽然便展开翅膀向前飞去。袁纯清一边挥舞着双臂,一边激动地呼喊:“好啊!”
    带着放飞了朱鹮的兴奋,袁纯清告诉记者:“我早就见到过朱鹮,还曾两次抱过这种美丽的鸟,我非常喜欢它们。”
    “作为一种世界濒危鸟类,朱鹮能在今天成功放飞,非常具有历史意义。这不仅表明了人类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就,也是人类对一个自然生命的维护和关爱,更说明我们陕西省的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袁纯清还表示,陕西省为成功进行朱鹮的繁育和野化放飞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朱鹮野化放飞如果能在我省取得成功,必将成为恢复朱鹮历史自然分布,世界濒危物种保护少有的成功典范之一。这对宣传我省在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濒危物种方面取得的成效,维护我国国际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陕西人应当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后我们还将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绿色陕西、生态陕西的发展道路,让陕西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人和自然更和谐。”
    省林业厅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朱鹮在异地野化再引入的途径,使朱鹮在非生长地健康地生存、繁育,朱鹮栖息地范围和种群数量将逐步扩大,进而摆脱人工繁殖的局面,最终,使得朱鹮能在全国、日本乃至东亚地区重归自然,恢复其历史自然分布区域。


    美丽的朱鹮


    即将放飞的佩带无线电的朱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