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旬阳县不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先锋行动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统揽机关党建全局,从教育培训、精细管理、正向激励三方面入手,对症下药,创新机制,重拳出击整治“庸懒散”,为追赶超越锤炼过硬干部队伍。
固本培元,注重教育,整顿提升不懈怠
“参加这种系统性的培训,让我对肩负的责任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业务工作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旬阳县农林科技系统干部李兆娟在参加完“教育提升”培训班后这样说道。
学习提升的目的在于实践。城关镇两岔河村属全县2017年计划脱贫的60个贫困村之一。该村历来有栽种果树的习惯,家家房前屋后,地坎沿边都有几株果树,全凭农民随性种植,品种杂,管护差,规模小,缺乏整村推进的总体规划布局。针对这一实际,县农林科技局采取手机+支部+农户的方式,扶持发展枇杷、核桃产业,进行一对一技术服务,农户可通过手机直接向技术专家咨询,农技技术人员也会根据时节及时发送技术信息,以便捷精准的科技服务助推特色林果产业脱贫。
“有了林技部门的政策和技术支持,我村今年计划新建枇杷园500亩,全村核桃、枇杷面积可达2000亩,人均占有果园1.7亩,两岔河村将成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林果特色村。”该村第一书记满怀信心地说。
县农林科技局整体面貌根本好转正是旬阳县机关事业单位重点整顿和规范提升成果转化的一个有力见证。据悉,今年,该县把整顿提升工作作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推进“先锋行动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综合运用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纪委巡察、综合研判和年度考核等情况,首批确定6个重点整顿单位和6个基础条件较好、规范化程度较高的规范提升单位,派出政治生活巡察整顿工作组和规范提升指导组,用三个月时间,按照思想发动、查找问题、集中整改、总结评议四个关键环节,聚焦重点问题,采取月活动、月巡察、周考绩、月测评、月评先等“五个一”措施,下硬茬、出实招推进整顿单位整体面貌根本好转,实现规范提升单位县内当优秀、市上创特色、省上有位次。
精细管理,强化担当,铁腕治理不含糊
县委制定出台了《旬阳县干部日常管理评价办法(试行)》,建立机关干部全员电子考勤、考绩和政务督查考效管理系统,强化过程监督和管理,实行党员干部工作业绩日考核,成效周评价,欠账月报备,绩效考核年总评。
市场监管局用制度“管”干部,用方法“逼”干部,用“工分”评干部。
构元镇推行党建工作公开承诺制,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满意度测评的“一诺双评”制度,精细化管理干部;
吕河镇实行“阳光+实绩”积分制,书面提醒干部。
一个个“新方法”,倒逼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使党风为之一新,民心为之一振。
“我这人不会说话,但我是真心的感谢小徐。”旬阳县构元镇开花村张某激动的握着大学生村官徐超的手说。69岁的老张“脾气怪,说话‘艮’”是村里人给他的评价。今年,徐超经常为他送油、送米、送面;雨雪天,一定会去他家里看看土坯房有没有事。在老张拿不出危房改造自筹费用的情况下,积极协调为他争取了危房改造名额,并积极协调筹措建房资金。看着即将建成的新房,‘艮’老张的古怪脾气没了,说话也不‘艮’了,取而代之地是真心的感谢之语。
将群众当成自家人,将群众的事当自家事,只是旬阳县推行精细化管理后,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的一个缩影。从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到精准扶贫一线,从招商引资到为群众代办业务……无论是县里的重点工作,还是群众身边的小事,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带来的新变化随处可见。
正向激励,追赶超越,崇尚实干氛围浓
县委副科级机要员薛玉秀抓双创,肯吃苦、不怕累;搞活动,冲在前、干在先。
仙河镇竹园河村第一书记潘仁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带领群众成立水稻、草莓、牡丹、拐枣4家专业合作社。
每一个故事都能在人们的心里激起千层浪。在该县城祝尔康广场“亮晒作”集中公示区,人社局广场醒目位置,一幅幅季度先进标兵风采展示吸引了过往群众驻足观看,观摩学习。
“他们对党忠诚、心系人民,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先进事迹,看到后让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围观群众如是说。
据悉,为营造崇尚实干的浓厚氛围,该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工作的意见》《旬阳县先进模范人物人文关怀办法(试行)》,深入开展月评先进、季评标兵、年评模范,通过“先锋形象榜”、“先进事迹说”、“榜样事迹展”等方式,广角度宣传,多方位激励。同时坚持政治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凡受到县级及以上综合性表彰奖励的先进模范人物,符合条件的,优先提拔重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职级待遇;设立先进模范人物专项奖励资金,对受到中省市县表彰的综合性先进模范人物,在享受规定待遇的基础上,分别按照每人5000元、4000元、3000元、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