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旬阳,虽骄阳似火,但在烤烟大田、厂矿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工地,随处可见党员干部日夜奔忙的身影,他们深入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谱写了一曲弘扬“三创”精神、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赞歌。这种只争朝夕、奋勇拼搏的精神源于他们坚持以人为本抓党建的结果。
先进典型点亮指明灯
俗话说“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近几年来,旬阳县就是通过培养各个方面的党员典型,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充分运用先进典型的感召力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推动工作的。
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落到实处,村干部这一级是基础,为此,该县精心培养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好榜样陈分新这一重大典型,新华社、《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安康日报》等30多家新闻媒体分别刊登了介绍陈分新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省市县分别作出了向陈分新同志学习的决定,全县上下迅速掀起“学习陈分新,争做好村官”的热潮,先后涌现出赵湾镇桦树梁村党支部书记程良军、石门乡曹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朱学宝、庙坪乡金盆村党支部书记余得林等百余名优秀村干部,带领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建起百余个经济强村,有力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陈分新也光荣当选中共十六大代表。
在国家颁布《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之后,旬阳抓住本县农民党员龚德银“千里送巨款”的先进事迹,积极配合联系各级媒体大力宣传,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做了专题报道,香港凤凰卫视进行了专题介绍,国内外宣传报道龚德银先进事迹的媒体多达40多家,特别是《华商报》连续报道龚德银达43篇之多,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全县掀起“学习龚德银,争做诚实守信旬阳人”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使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在旬阳大地开花结果。
近年来,该县又先后涌现出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陈明钰、爱岗敬业的好干部柯善述、扶贫帮困的好党员陈彦坤等一批轰动全省、影响全国的重大典型,充分展现了旬阳人的精神风貌,有力推动了全县劳务产业、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扶贫帮困等重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一大批党员典型的先进事迹感染下,旬阳广大干群团结一致、人心思进,形成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奋勇创先的浓厚氛围。
“三联”活动架起连心桥
旬阳积极探索的以“领导联点、支部联建、党员联帮”为主要内容的“三联”活动,不仅建强了组织,锻炼了队伍,而且为群众办了大量的实事好事,深得当地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领导联点,树立样板。旬阳县委认为,要落实好“党要管党”责任,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抓党建。为此,他们在深化党建联系点工作上大做文章,落实了党员领导干部联村联企联项目责任制,纳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每月汇报,随机通报。目前,全县共有31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和468名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村级联系点319个、企业联系点55个,包抓项目57个。吕河镇冬青村是该县确定的县长党建联系点,这个村过去不通路、不通水、经济发展滞后。县委书记马赟在担任县长期间先后10次深入该村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累计为该村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25万元,修建村组公路6.2公里,引水7.5公里,农电网改造12杆∕公里,建村委会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6间200平方米,并结合村情把大力发展狮头柑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县长邹俊杰自担任县长职务以来,多次深入该村调查研究,指导狮头柑建园工程,到目前,全村狮头柑园总体规模达1160亩,2006年狮头柑产量达15万斤,为农民增加收入100万元,人均果业收入1000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50%,成为全县果业大村和党建示范点。县级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乡镇党员领导干部争相效仿,一个争先恐后为联系点办实事的热潮在旬阳大地迅速兴起。近三年来,县乡两级党员领导干部共为联系点办实事1455件,其中修路218公里,引水380处,建校68所,建便民桥200座,解决群众困难606件,培养产业大户1125户,在联系点中涌现出50个示范村党支部,100个经济强村,各级各部门先后在这些示范点上召开现场会80多场次,充分发挥了“抓好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示范效应。
支部联建,勇于实践。为了教育和锤炼机关党员,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他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机关与农村党支部结对联建活动。并对机关党支部明确提出了“帮助村党支部制定一个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规划,建立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建成一个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为村上办成一件实事,每半年与农村党员一起过好一次组织生活,每一位有帮扶能力的机关党员要包帮一户贫困户脱贫”的联建要求,并将“六个一”任务纳入机关党支部年终考核。目前,全县共有382个县乡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与319个村党支部签订了结对联建目标责任书。这些机关党支部和机关党员发挥优势,各展其长,积极帮助村上争取项目,协调资金,寻找市场,解决了许多农民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办了许多村上难以办好的实事。县委组织部党支部在与王院村党支部结队联建活动中,积极探索“支部+产业+协会”的发展路子,先后帮助村上组建了烟草、蚕桑、红苕三大协会。目前烤烟协会会员达150人,桑蚕协会会员达200人,红苕协会会员达250人。在协会的引导下,全村每年发展烤烟千亩以上,成为上海卷烟厂“中华”香烟优质烟示范基地,发展桑园500亩,年种植红苕600亩。据统计,该县自开展支部联建活动以来,机关党支部累计为农村党支部争取资金365万元,修建、改造村级党员活动室54座,为群众办实事2100余件,帮助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5个,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8000万公斤。
党员联帮,扶贫扶智。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县组织县乡机关党员和农村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贫困户结成联帮对子,并结合党员先进性承诺制,要求每位党员就联帮工作作出具体承诺,列入党员年度百分制量化考核和星级动态管理,从而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员带领群众致富上来。目前已有4500名县乡机关党员和农村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帮联3600名贫困户,通过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提供发展信息、帮教实用技术、帮扶致富项目等措施的落实,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联帮,使2000多户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