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紫阳县救灾工作有序开展

    作者:李谢军 时间:2007-07-10 10:55 来源:紫阳县政府信息网 字号: 打印

      7月2日到7月8日紫阳县连降大雨,造成紫阳县25个乡镇普遍受灾。灾害发生后,紫阳县迅速行动起来。开展抢险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灾情就是命令。面对严峻的形势,紫阳县委、县政府紧急召开了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负责人会议,安排部署全县的抗洪抢险工作,提前启动了防汛防滑抢险预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巡回深入到任河、渚河一线现场指挥防汛抢险工作,包片县级领导驻守乡镇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县乡两级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具体组织防、抢、撤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昼夜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将雨情、汛情传递到村组、农户和基层单位。紧急启动撤离预案,县乡两级抗洪抢险应急分队及时赶赴危险地段,抢险排险,全县共紧急转移安置4080人。当任河毛坝段水流量达到2600立方米/秒时,毛坝、高滩等乡镇立即对集镇住户和沿岸群众进行了紧急撤离,共转移安置群众1500余人。高滩镇大坝村赶獐溪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施工地因弃渣流失发生险情后,将所危及的20户86人及时进行了转移安置。毛坝镇染沟村染沟因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施工弃渣堵塞沟道发生险情后,及时将危及街道住房37户112人进行了紧急转移安置。燎原乡集镇由于受后山滑坡威胁,及时将乡政府机关和街道住户86户329人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由于防、抢、撤及时到位,没有因转移不及时而造成人员伤亡。
      这次灾害造成的倒房户较多,加之严重滑坡体上危及人员户数多,全县转移安置的压力较大。全县投入15万元生活救灾资金,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和转移安置相结合办法,搭建帐蓬和临时居所安置一部分,利用学校教室、机关办公楼安置一部分,通过借房、租房安置一部分,解决了他们临时住处。并在交通中断、物资紧缺的情况下,紧急调运救灾物资,千方百计保证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医疗。为了防止灾后危房校舍和处于临滑状态的滑坡再次发生险情造成人员伤亡,县乡两级干部深入村组、农户、滑坡险段,开展查险除险工作,对紧急转移的群众,经现场确认居住地和房屋安全后,组织群众返回居住。对滑坡体落实专人监测,防止群众盲目搬回原地居住,造成损失,对不能返回居住的群众,通过采取租房、借房、投亲靠友的办法暂时解决了他们的住处。
      与此同时,县民政、交通、水利、电力、电信、土管等部门救灾队分赴一线灾区,查灾、核灾,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一是迅速开展查灾、核灾工作。全力抢修以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对损毁中断的县乡公路,按照县公路段、交通局和受灾乡镇多家联动、各负其责的办法,上足劳力、机械,集中开展抢修会战,目前已清除塌方6100余立方米,架设便民桥2座,向阳、芭蕉、麻柳、汉王等乡镇已恢复通车,其他县乡道路正在抢修中。因灾害中断的供电、通讯已临时恢复。损毁的人饮工程通过架设临时管道已恢复供水。
      目前,全县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骞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