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贡献“安康实践”

    ——安康工商系统商事制度改革小记

    作者:卫欣 时间:2017-08-30 08:43 来源:市工商局 字号: 打印

      由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注册资本“认缴制”,年检改为年报,从“先证后照”到“先照后证”,从曾经的“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在安康,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条勇于担当的“实践”之路。
      不妨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截止2017年6月底,安康市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0620户,商事制度改革后市场主体增量超存量;投资总额约1825亿元,比改革前增长108%;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近23万人。光鲜亮丽的成绩背后,凝聚着安康工商系统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践过程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探索。

      “放”字当头让群众真正受益

      安康市阳光车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从安康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工商注册登记窗口领到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信息代码的营业执照,从申请到拿证,仅用了一天时间。他说,“比起五年前我给我朋友办理个体执照时差点‘跑断腿’,这次办理企业设立登记竟如此简单,只需要准备一套资料,交到一个窗口,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了”。
      推进登记全程电子化,是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提高准入效率的有效手段。石泉的杨原杰是安康市第一个通过微信全流程自助操作申领到电子营业执照的个体户。“没想到会这么方便!只要凭身份证通过人像识别技术在手机上按照提示完成操作,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杨原杰说。
      从最初的“群众跑断腿”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再到“五证合一”“一个窗口办理”,门槛一降再降,准入一宽再宽,普通经营者感触颇深的便利和高效来自政府和部门不断简政放权的“诚意”。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截至今年6月,安康市完成工商登记前置转后置的审批项目247项,保留前置审批项目仅29项,使改革后全市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22%;工商登记业务已100%在网上流转,行政许可、行政审批100%在网上运行;承诺办结时限5个工作日,平均办结时间压缩至承诺时限的1/3;23.2%的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审一核”,54%的事项“即来即办”,99%的市场主体3个工作日就可拿到营业执照,“审核合一”的均现场办结……全市市场主体上半年增加11024户,平均每天新增61户,改革红利正在显现。

      “管”字到位让市场活而有序

      “放得开,还要管得住,由此才能建立活而有序的市场秩序。”安康市工商局的负责人多次这样强调。
      如何管?会不会抵消简政放权所带来的红利?
      诸多疑问面前,安康市工商局同步跟进监管制度的实践创新,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监管制度,运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加快建立部门联动响应、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的有效途径,有力推动了市场监管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双随机、双公示、双告知等新型监管制度纷纷跟进。
      积极探索以随机抽取检查对象、执法人员为方法,以定向抽查和不定抽查为核心、以投诉举报和专项执法为补充、涵盖经营行为和公示信息的市场监管的“双随机”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双公示“一张网”,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累计向社会公示市场主体信息140620条;2016年企业年报公示率达到91.04%,2017年被国家工商总局列为企业年报试点地级市。累计公示行政处罚案件401件,公示率达到90%;目前,全市累计4353户市场主体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这些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银行贷款等方便都将受到限制和有关部门的联合惩戒。
      坚持履行“双告知、一承诺”职责,政务窗口核发营业执照时对后置许可项目的进行提醒和告知,累计发放告知书、签署承诺书2万余份。
      “以往企业注销,一般需要提交6份资料,相关公告满45日后方可办理,不少企业‘等不了’‘怕麻烦’,既不开展业务又不办理注销,从而进入经营异常名录,对公司及其负责人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信用受到影响。”工作人员如是说。为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安康市工商局从2016年初开始探索简易注销登记,在高新区、紫阳、平利三个县区先后进行试点,2017年3月1日全市全面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在疏通退出渠道后,依法清理长期未经营的“僵尸企业”411户,简易注销78户。
      在落实“严管”的改革要求下,积极维护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部门间的监管合力不断提升,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多元化信用共治格局在安康已现雏形。

      “服”字助力让经济稳步发展

      “以前的审批流程就好像是个‘黑匣子’,办事人员的‘门难进、脸难看’。现在好多了,各个环节、流程都是透明公开的,办事人员也很细心和热情。”安康市诚鹏仓储物流有限公司法人张鹏说到,他创办的安康市诚鹏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开设了几家分公司,明显感觉办事比以前方便了、舒心了。
      安康市工商局在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始终将服务第一的理念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在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坚持执行“四统一、六公开”制度,即:统一登记程序、统一受理标准、统一审查要求、统一公示内容;公开登记法律依据、公开提交材料规范、公开登记办事流程、公开登记收费标准、公开党员身份、公开监督电话。全面实行“四清四办”的服务模式,即:一次性回答清企业的咨询事项、一次性说清企业需要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发清登记表格、一次性发清法律文书;符合条件的马上办、急需营业执照的加班办、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跟踪办、法律规定范畴内的积极大胆探索办。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短信、微信、微博等平台,服务涉企人员,加强事前指导,进一步提高申办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交通不便和外地办事企业资料实行网上预审,对于确实有困难的办事企业实行上门服务;积极探索合作建立“政企通”注册登记的新模式。
      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激发了安康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勇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头。工商人破题改革的有益探索为全省贡献着鲜活的“安康实践”,他们用实际行动擎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安康担当”,用奉献谱写着奋力“追赶超越”的美丽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叶苗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