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 安康旅游
- 主题教育
- query
- 生态
- 圆满
- 宁陕
做饭烟熏火燎,粪坑臭气冲天,污水四处横流,房屋苍蝇乱飞”是不少农村生活的基本写照。然而,笔者日前走进走进汉滨区关庙镇曾岭村曾明兴的家里时,看到的却是另外一幅景致:准备做饭的曾明兴,将沼气灶的开关轻轻一扭,蔚蓝色的火苗立刻欢快地跳动起来。他兴奋地向我们介绍起家里用上沼气后的变化:猪圈是新建的,猪、鸡进了圈,猪粪全流进沼气池,再也没有臭味了。厕所也是新修的,并且改为水冲式,较过去干净多了。
曾明兴一家的变化,是汉滨区发展沼气池建设产生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沼气池11702口,沼气池使用率达到95%以上,“一池三改”率达100%,汉滨区也先后荣膺全国、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县(区)称号。
“一口8至10立方米的沼气池,可解决5口人的农户10至12个月的生活燃料,户均全年可节约各项费用1200余元。”汉滨区能源站站长荆纪荣算了一笔帐。正因如此,汉滨区沼气建设迅速在农村发展起来。
为了真正把农村沼气建设这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区委、区政府把沼气建设列为每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来抓,每年拿出10万元资金配套国投资金保证沼气建设顺利进行。今年全区组织有19个施工队,100余人与能源站签订了建池责任书,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沼气池成为农民增收财富罐,成为汉滨新农村建设的大引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汉滨开展劳动用工大检查[ 07-19 ]
下一篇:汉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 07-30 ]
晚上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