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庙村位于平利县西北方向,308省道横贯其中,是出入安康市汉滨区与平利县衔接川陕鄂的交通要塞,距安康市城区24公里,至平利县城36公里,为老县镇政府驻地所在。总面积11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593户2074人,有党员74名。该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咬定经济建设不放松,走出了一条抓党建促发展的成功之路,使昔日“稻草街”一跃变成今日的“小江南”。
一、狠抓党建,筑牢发展基础
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上,村党支部大力开展“双向培养”、“堡垒工程”、“实事工程”、“党员先进性承诺制”、“支部加协会”等主题活动,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班子成员在年初向群众作出承诺,公布上墙并建帐造册,确定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接受群众监督,将完成结果纳入年终考评。近3年通过双向“培养”,使15名贫困党员走上了致富之路,3名致富能手加入了党组织,9名致富能手被培养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后备干部,为党员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产业建设中,坚持建点联户、结对帮扶,累计新建产业示范园200余亩,使56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在党员纳新上坚持标准和程序,每年发展党员2名以上,使35岁以下党员比例逐年增加,党员队伍结构得到优化。
村支部坚持党员学习教育培训制度,为保证参学率达到100%,对年老体弱的党员送教上门,对流动党员邮寄学习资料并定期听取汇报。通过培训使每名党员干部至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在搞好自我发展的同时用于帮扶贫困群众。该村已有党员科技示范户36户,占党员总数的48.6%,在产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太山庙村2003年投资15万元新建了12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并配备了电教器材、办公桌椅等设施,健全了“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民主生活会、支部议事规则、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党内制度,组织党员每月至少上一次党课,并依托活动室建成农民文化技校,经常性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同时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方便群众办事。为解决党员增加后活动场地略显拥挤的矛盾,今年该村计划将原活动室拍卖,投资30万元新建一幢4间2层280平方米的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将阵地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二、工农并举,力促农民增收
太山庙村地理位置重要,交通发达、电力资源丰富,但土地瘠薄,传统农业发展缺乏基础,形成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为此,村党支部创新思维,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采取扬长避短的策略,正确选择了符合村情实际的工业强村之路,他们团结协作、甘于奉献,发挥支部班子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外来客商投资办厂;一方面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筑巢引凤,先后争取到康华建材、中昊钡盐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户建厂,在建设过程中,支部为工业发展提供最优质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诸如挖井取水、化解矛盾纠纷等生产难题,使其早日投产达效,从根本上维护了群众和企业的共同利益,实现了“双赢”目标。目前,落户工业企业已实现产值2亿多元,解决了村内210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且拉动餐饮、交通运输等产业迅猛发展,促使个体工商户营业收入直线上升,形成了以农业收入为基础、以各种经营和非农业收入为主体的产业格局。据调查统计,群众进厂务工薪酬收入连同拉动效应实现创收218万元,成为该村主要经济增长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因此增长1051元,促使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与此同时,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抓好蚕桑、畜牧发展。近两年,太山庙村共栽桑10万多株,改造老劣桑园420亩,新建标准化蚕室35个、小蚕共育点4个,年养蚕突破1000张,仅此一项实现农民人均收入365元。在畜牧业方面,发展“正大”模式养猪示范户6户,生猪饲养量达到3297头,养羊达702只,实现产值171万元。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比上年增长21%。
三、建新农村,改善人民生活
村党支部抢抓政策机遇,率先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一是在长廊沿线实施房屋徽派改造46户、普通旧改212户,基本达到水、电、路、厨、厕圈功能齐全。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实施低压电网改造361户,新修通组公路12公里,硬化村级道路2.5公里,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建成河滨一条街,集商贸、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提升了集镇文化品位,增加了住户经营收入。四是建成一处800平方米的农贸交易市场,设置60多个摊位,丰富了市场的供给,规范了市场管理。五是投资百余万元新建14间二层茶楼一幢,实现餐饮、住宿、娱乐“一条龙”服务,由此繁荣了老县经济,为外来客商投资发展创造了条件。六是整治公路沿线、集镇、院落和住户的环境卫生,组织专人定期打扫,规范了垃圾处理场,增设40处垃圾箱,使原来“脏、乱、差”现象得到彻底消除,营造出良好的公共环境。七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了年收入8万元、积累达到26万元的目标,能够为群众提供有效的服务。
四、健全机制,实现民主管理
村上切实推行村民自治,建立健全了以村务公开、财务管理、财务审计等八项制度组成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要提请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决定重大事项,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村民小组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大多数人的意愿做出决定。在村党支部的指导下,选举产生了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监督小组,置村级工作于群众的监督之中。村班子成员每年进行诺廉、述廉、评廉活动,接受群众和上级组织评议,借此还群众一个明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狠抓党建促发展,太山庙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003、2005年被县委授予“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村上还获得省级“计划生育合格村”、县级“敬老模范村”等多项殊荣。如今,他们正朝着更高的目标昂首阔步、奋勇前进,势必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