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在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突出“五个创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创新选任机制。在优化村级班子结构、建立选拔任用机制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试行了将乡镇优秀后备干部下派到村(社区)任支部书记,锻炼其处理复杂问题和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全县212个村(社区),已有22名乡镇干部下派到村(社区)任支部书记。
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在农村推行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动态管理。将全县的村分为“红旗村”、“五好村”、创建村和整建村四类,采取分类指导。对10个“红旗党组织”班子高标准,“严”要求,发挥样板作用;对 “五个好”村党支部班子要求“争”先进,发挥带头作用;对创建村党支部班子突出一个“帮”,帮助它们找差距,创造条件上水平;对整建村班子突出一个“建”,采取“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建强班子,解决问题。对已授予“红旗村”和“五好村”的支部,重新纳入新一轮评选,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以开展 “双承诺”、“三开展三树立”活动为载体,加大“旗帜工程”创建力度。县委将2007年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把创建“绿色家园、和谐庭院、幸福村庄”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农村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抓手,积极培育和树立一批 “绿色家园”、“和谐庭院”、“幸福村庄”等各具特色、可学可比的先进新典型,使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是创新激励机制。全县大力推行“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的村干部工资制度,实行村干部准职业化试点,制定村干部最低工资标准。在大力提高村干部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县委每年另外给每村预算1万元专项资金对工作成绩突出村干部进行重奖。同时规定,对成绩特别突出的村干部可享受副科级待遇。建立了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和困难党员救助基金制度,对全县220名年满60岁且任职满20年以上的离任村干部每年每人发放600元生活补贴费,每年筹措10万元慰问老党员和帮扶困难党员。
五是创新制度建设。为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和效率,县委组织部出台了《石泉县乡镇党委议事规则》、《石泉县村党支部“五步工作法”》、《石泉县村干部坐班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提升了全县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建设和规范化建设水平,为构建和谐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