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近日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从七个方面着力加快率先突破发展步伐。
一是实现蚕桑产业的率先突破发展,建设蚕桑大县。按照“一县一业抓蚕桑、一村一品攻蚕桑”的要求,坚持走“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经营集约化、质量管理标准化、市场体系产业化”的路子,重点抓好基地建设、总量扩张、市场管理和龙头企业等关键环节,着力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强化科技推广,推进蚕桑副产品开发,促进蚕农和龙头企业的有效链接,实现养蚕和茧丝绸加工双向扩张,提高蚕桑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到2010年建成丰产密植桑园12万亩,年养蚕达到20万张,实现蚕桑生产总值4亿元。
二是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实现旅游产业上的重点突破发展。围绕“一江两湖一城、南洞北山中峡谷”,率先开发以燕子洞、莲花湖、熨斗古镇、中坝峡谷为重点的南区生态旅游景区景点,精细准备迎战“十一”,务求首战告捷,力争“十一”全县接待游客达到10万人。同时,加快以云雾山为核心景区的北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县城山水园林城市为中心,以燕子洞为重点的南区生态游、以云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重点的北区原始森林游“一心两区”的产业布局。
三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实现工业经济突破发展。抢抓火力发电厂规划建设的机遇,全力做好项目的争取和前期工作,建成西部能源强县。加快12户企业改制工作进度,年内全面完成企业改制任务;培育扶持好现有优势企业,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并把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激发全民创业有效结合起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四是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实现劳动力资源开发与提升重点突破发展。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管理体系,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强化技能培训体系,建立政策扶持体系,加强组织引导,搞好配套服务,使输出组织形式由自发性、零星式、小批量向有组织、成建制、有序化转变。
五是以道路交通建设为先导,实现发展大环境的率先突破。力促大两连接线尽快开工和十天高速路石泉段全面开工,力争汉江二桥立项上马;开工建设喜熨路,抓紧做好后合路、石云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以石泉港为重点的喜河库区沿线的港口码头建设,年内完成古银路、石左路、池长路建设,实现乡乡通油路,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加快电力、通讯、信息等基础建设步伐,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切实解决好山要绿、水要清、人要富的问题。
六是以建设安康副中心城市为目标,实现在培育经济发展平台上的率先突破发展。着力抓好滨江大道、滨江公园、北辰森林公园主景建设,实施县城“东延”,精心组织北环路、向阳路延伸和红花片区开发,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围绕县城“西扩”,启动汉水杨柳城市田园建设,依托十天高速连接线建设,积极开发新堰组团,搞好古堰、池河组团的规划控制,同时加快熨斗、后柳、两河等集镇建设步伐,构筑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集镇群为基础的沿江城镇体系。
七是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为中心,在共建共享、共建和谐上实现率先突破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经常性工作与临时救助相结合,救济式帮助与开发式扶助相结合的、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与救助体系,切实做到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人有所居、困有所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