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市场“特”为先
安康古称“金州”,取“安宁康泰”之意。安康人一直以此为荣,可前些年安康人总犯愁:年年增产不增收,找个钱花不容易。
“农民犯愁,政府犯急”。如何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成了当前最重要、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调整农业结构,就成了历史必然选择,但如何调?
在调研中,安康人发现市场上越是有安康特色的产品,越是走俏;安康素有“秦巴万宝山”之称,是陕西重要的林特产品和药材生产基地,林业和药材大有潜力可挖。安康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壮大特色经济这条主线,立足生物、水力、矿产、旅游四大资源优势,以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安康为战略,以发展壮大“药、水、游”三大产业为重点,各区县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依托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集中精力推进每县三五业、每镇二三项、每村一二品的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动和促进全局发展。市委书记黄玮明确地提出“瞄准市场找路子,挖掘特色树牌子,搞好示范做样子,连接市场赚票子”的调整思路。
按照这个调整思路,各地都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全市已形成了1700多个种养专业村,180多个特色专业乡镇,127个产业化组织企业带动农业,以及一部分有特色的专业生产县区。全市今年上半年农林牧渔总产值17.8亿元,同比增长4.3%,畜牧业产值达5.7亿元,同比增长15.5%,春蚕发种21.7万吨,产茧788万公斤,分别增长7.5%、20%;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增收140元。
市场联姻“特”为媒
安康是个农业市,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和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桑、茶、烟、果、药,面积300多万亩。这就是安康的特色,就是对外商的吸引所在。
具有“南方人参”美称的绞股蓝系列药品、保健品国内外销售形式很好。2004年,北京大学与安康联姻,创办北京大学安康药物研究所,研究开发医药保健、食品饮料、化妆品、低毒卷烟添加剂四大类78个品种,先后与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核工业部四零五厂、正大制药厂、旬阳卷烟厂等37家企业接产,年创造工业产值10亿元。
岚皋县远离城市无污染,山货、土特产资源丰富。他们看准优势,打响“特色牌”,把过去土得掉渣的山货,如魔芋、腊肉等精心打磨加工成了市场的“宠物”,有的还远嫁海外,上了洋人的餐桌。今年全县山货土产预计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上缴税金600万元。
安康的另一大特色就是茶叶,如今一大批名优品牌相继涌现出来,如紫阳富硒茶、碧螺春茶、绞股蓝茶等,引来了五湖四海的客商。如今,与安康茶常年联姻的公司已越来越多。
农民增收“特”赚钱
2004年,养殖业成为安康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更优惠的政策,充分激活了养殖业的发展潜能。据市农业和水利部门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从养殖业中获得纯收入达170元,占各项纯收入总和的22%,同比增加30多元。
汉滨区面对充沛的水资源优势,积极推行“围水种果、傍水养猪、水面放鸭、水下养鱼”的立体开发经营,大力发展名、特、优品种养殖。目前,全区名、特、优水产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发展到6700多家。2004年全区水中养鱼2.4亿尾,水上养鸭2万只,傍水养猪90万头,围水种果25万亩,农民可从水面立体开发中获得人均收入240元。
昔日“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油盐、养牛为种田、户户都种粮和棉”的劳作方式在安康已一去不复返,如今安康的农业走出了一条条特色致富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