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11日,全省“东桑西移”工程现场会在石泉县召开,副省长赵德全,省商务厅副厅长贾明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邹明,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陈勇以及安康、延安、宝鸡、榆林、汉中、商洛20个项目县区的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商务厅副厅长贾明德主持,副省长赵德全作重要讲话。
赵德全在会上指出,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是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布局,转变蚕桑产业增长方式,提高茧丝绸行业竞争力,打造丝绸强国的重要举措。我省茧丝绸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蚕桑规模化程度低,生产水平不高。户均经营规模偏小,全省户均投产桑园2.2亩,养蚕1.7张,产茧63公斤,难以形成家庭主业,市场稍有波动难免出现弃养或桑园荒芜现象。桑园布局基地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偏低,全省年产茧超过1500吨的县只有5个,缺乏规模优势,集中连片百亩以上的密植桑园少,低产桑园面积大,亩桑产茧量仅为31.6公斤,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二是产业资金投入不足,蚕业科技教育逐步萎缩。人材培养、队伍建设和技术贮备严重不足,科技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因无资金保障难以开展,蚕桑生产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程度不高。三是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产业化经营发展滞后。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机制还不够成熟,生产、收烘、加工、销售等环节还未有机形成合力,产业化推进缓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个别地方以行政命令干预蚕茧流通,农民得不到实惠。茧丝绸行政管理体制也有待逐步理顺。四是茧丝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总体装备水平低,产业链延伸不够,尤其在深加工及桑茧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力量还很薄弱,企业研发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五是企业和丝绸产品形象策划、宣传推介能力较弱,缺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 “东桑西移”项目的实施对于我省蚕桑产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按照陕南巩固提高,陕北积极发展,关中适度发展的思路,坚持统筹规划,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分类扶持,大力发展以优质原料供应为主的蚕业经济,适度发展缫丝加工,有序开发丝绸产品及综合利用,提升蚕桑产业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力争到2010年,全省桑园面积发展到160万亩,年养蚕发种量达到150万张,生产标准级厂丝2250吨,蚕农收入8.8亿元。围绕上述目标,一要规划和调整蚕桑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蚕桑专业村和养蚕大户,稳步推进蚕茧基地建设。要注意处理好粮桑关系,防止出现占用粮田发展蚕桑的现象。二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等组织形式,形成适合当地特点、类型多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切实完善并不断强化与农民联结的利益机制,提高蚕桑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三要继续延长蚕桑产业链。积极引进东部的资金、技术、企业,发展茧丝绸深加工企业,深化产学研结合,提高蚕桑产业的科技化程度和产业效益。四要落实好“东桑西移”各项政策,管好项目用好钱。各项目区县也要捆绑资金项目,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扶持。
赵德全说,2007年,我省“东桑西移”项目包括省上支持蚕桑基地项目10个,技改研发推广项目14个,申报国家支持蚕茧基地项目6个。各级商务部门、项目县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东桑西移”项目列入重点工作进行考核,落实具体领导和工作责任,确保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商务部门要加强茧丝绸市场监测分析,抓好生产指导和市场调节,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积极为广大蚕农提供资金贷款、技术指导、市场信息服务,强化蚕茧市场管理,坚决打击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确保蚕农利益。
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茧丝办主任贾明德总结了我省实施“东桑西移”项目的成功经验,并对今年项目实施工作做了安排部署。他指出,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一定要统筹抓好相关工作,确保东桑西移工程能够顺利、健康发展。首先,着眼于将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努力提高蚕茧单产水平,加快缫丝企业技术改造,在“十一五”期间建成符合国家蚕桑基地标准的县(区)1 0个,培育1 0家左右贸工农一体化的茧丝绸龙头企业,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后道丝绸精深加工产业,推动单一蚕桑生产基地向初、深加工升级,创造更大的附加值,同时要高度重视蚕桑茧丝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研制开发耗丝量大的家纺产品,加大品牌创新和宣传力度,鼓励企业扩大白营出口,拓展国内外市场。其次,积极构建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重视后继人才培养,在有条件的大专院校恢复开设蚕桑专业,开展蚕桑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扶持科教单位开展原始创新工作,鼓励与重点企业、乡村联合创建研发中心,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蚕桑技术推广模式,加强县级蚕桑技术推广单位建设,健全乡镇村蚕桑技术推广服务网络,落实蚕桑生产技术推广与蚕病综合防治责任。最后,强化市场信息引导。认真贯彻执行茧丝绸市场监测制度,将全部缫丝企业和重点收烘企业纳入监测范围,实行跟踪督报和定期考核评比,及时分析茧丝绸市场变化趋势。通过陕西省城乡市场运行监测网,发布茧丝绸产销和行业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引导企业生产经营,促进行业平稳发展。
会议组织参观了石泉县池河镇、城关镇、饶峰镇的蚕桑基地村、养蚕大户、桑树繁育、标准化桑园、简易蚕室、小蚕共育。安康市政府、市商务局、石泉、千阳、紫阳、平利、安康巴山丝绢有限公司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省商务厅还与五市商务局、十个县区政府和龙头企业签定了2007年蚕桑基地项目实施责任书,并向聘任省园艺蚕技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巨海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研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苏超等十人为我省东桑西移工程专家顾问组成员。蚕桑专家还对《蚕桑生产基地评价办法》和蚕桑基地建设的有关技术规范作了讲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