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今年来抢抓历史机遇,把加快通村公路建设列入全县十件实事之一,多方筹资,严把质量 ,夯实责任,积极行动,确保了全县通村公路高质量快速度地推进。
多方筹资,合力破解资金“瓶颈”。筹资是搞好通村公路建设的难点,该县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努力克服财政资金紧缺等困难,优先保障通村公路建设需要,两次制定出台了通村路补助资金政策,每公里补助1.5万元,先期拨付启动资金180余万元,争取市上启动资金263万元。18个乡镇采取“四个一点”的方法全力筹措资金。一是向上争一点。与省市包抓部门及计划、扶贫、农发等项目主管部门联系,优化组合,统筹使用,实现19个200余万元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二是乡镇财政补一点。各乡镇取消住房修缮、车辆购置等计划,压缩开支,减少支出,节省资金72万元全部用于通村公路。三是“一事一议”筹一点。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广泛发动群众捐资投劳900余万元。面对多年来路不通的涧池镇安全村,村支书刘孝利带头个人捐款2万元。外出务工能人城关镇新星村陈小宏把辛辛苦苦集攒两年的工资2万元捐给村委会支持修路。四是精打细算省一点。县交通部门在工程设计和建设的各环节,坚持精打细算,在确保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资金。
严把质量,倾力打造精品工程。质量是搞好通村公路建设的关键,该县努力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多层次、全方位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大力推行行政领导抓协调,技术干部抓质量的管理措施;交通部门实行领导包片、股室站所负责人包乡镇、技术员包项目村责任制,逐乡逐镇宣传省市县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优惠政策,实地踏勘规划设计,严格技术标准;各乡镇安排有经验、会管理,责任心强的乡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现场监督工程进展。县通村办先后制定下发了《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验收办法》、《通村水泥路项目建设技术管理考核办法》、《县级领导包抓通村公路建设一览表》和《包乡技术员工作职责》等5项管理规定,包乡技术员、乡村干部,村民代表和督查人员坚持蹲守工地,跟班作业,严把“三关”,一是严把进料关。技术员严格技术标准验收原材料,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二是严把施工关。实行开工报告制,要求各工队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压路机、平地机、拦合机等机械设备,按建设程序和技术标准要求施工。三把验收关。县通村办领导和技术人员逐料场、逐路段检查料石级配、白灰比例和工程质量,先后2次召开全县工程质量现场会,责令并现场监督指导路基返工15处、18公里,砼面板返工7处310余米,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
夯实责任,竭力加快工程进度。进度是全面完成通村公路建设的保证,该县成立了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和18个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通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县上将项目任务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年终综合考核内容,奖优罚劣。各项目乡镇与县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制,严格实行县级领导包抓乡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包村工作责任制。在工程建设中,所有包抓工程的县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和县通村办领导坚持下乡镇、进工地、搞宣传、促进度、保质量,现场协调解决了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困难。对原材料水泥价格实行限价销售,实行优先供应;对开山取石炸药供给、河道取沙、电力通讯线路迁改、资金信贷、施工企业税费实行一路“绿灯”。县委书记邵向农十分重视关心通村公路建设,定期或不定期了解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县长杜凤军现场协调解决通村水泥路奖补资金18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先期拨付、技术员编制等重大难题。指挥部正副总指挥王孝成、耿国泉带领交通局一班人冒着大雨,踏着泥泞深入全县18个乡镇检查督导通村公路建设。县通村办全体技术人员克服人员严重不足,项目分散、点多线长面广、天气炎热的实际困难,牺牲节假双休及大量休息时间,巡回检查指导,严把质量监管关键环节。各项目乡镇主要领导亲自上手,分片包抓,进驻工地,巡回督查,严格奖惩,通报评比,指导施工队搭设遮雨长棚、冒雨加紧施工,增开作业面,昼夜不停满负荷施工,施工企业自行发电,全力加快工程进度。到8月16日,全县已实施砼路面63条,151.1公里。田禾乡率先在全县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受到县指挥部的通报嘉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