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深化“三级联创”和“旗帜工程”。按照“先进抓提高、后进抓整顿,整体上水平”的工作思路,提出总体要求和创建规划,加大创建力度。在2006年命名表彰的基础上,各基层党(工)委进行了分类排队,对符合“五个好”标准的党组织进行了自查验收。目前,已有16个党委87个支部申报了审批表。同时,认真做好受省、市委表彰的“三级联创”先进单位和党员致富带头人的推荐工作。全县有2个乡镇党委,3个党支部,4名党员致富带头人,1个基层满意县区涉农部门,在七一前夕受到省市委的表彰。
创新工作,着力提升村级组织综合工作效能。在确保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同时,在加强“两委三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开展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县15个乡镇各抓一个综合示范村,并在每个示范村建设一个“村级组织履职为民和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的办事中心、民主管理的议事中心、科技文化传播中心”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截至目前,首批启动的8个村已经全面开工。
坚持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相互对接,实现互利双赢。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在全县12个村全面推行“支部加协会”运作模式,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协会”基本达到“五有”,即有场所、有牌子、有管理组织、有章程和制度、有营销和服务。村党组织负责人与合作社管理机构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村党支部书记和部分支委在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中担任一定职务,拓宽了村党支部工作领域和功能。在村党支部的领导和指导下,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本社社员统一提供种畜仔畜、供应饲料、产品销售、技术培训、政策和市场信息服务。
不断加强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制定下发了《白河县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利用以县委党校为“龙头”、县职教中心为骨干、党(工)委业余党校为主体、支部党员活动室为支点的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有效办法。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和管理档案,全面推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开通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线电话。目前,已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337本。扎实推进党员电教工作,督促指导基层播放网点建设,新增党员电教中心户15户,组织深入开展了党员电教科技示范户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