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将至,寒意渐浓,旬阳县关口镇蒿塔村的群众心中却吹进了一阵暖风。12月25日,市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峙兵带领全体党员干部来到蒿塔村,与村们民们一道开展了“交朋友、树标兵”暨新民风建设表彰会和脱贫帮困大走访活动,向蒿塔村的困难群众带去温暖的慰问。
在村委会里,30多位群众代表和市移民局党员干部欢聚一堂,市移民局、关口镇、蒿塔村共同为12个“脱贫自强标兵”、“新民风典型”颁奖。脱贫自强标兵王宗平分享了自己脱贫致富的心路历程,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介绍了养猪的关键技术;美丽家庭代表、年逾古稀的吉超忠老人,用自己家庭的奋斗历史向村民们诉说诚孝俭勤和的意义。市移民局局长卢峙兵用质朴的话语,为群众介绍了新民风“诚、孝、俭、勤、和”的丰富内涵,号召大家向党的关怀感恩,向先进典型看齐,向脱贫致富迈进。
会后,卢峙兵带领市移民局16名党员干部挨家挨户看望和慰问了贫困户。吉品安是卢峙兵包抓的贫困户,两年前,他因疾病,无法进行重体力劳动,和老母亲蜗居在破烂不堪的土房里。在市移民局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他翻修了房屋,搞起了养殖,开荒种树。如今,连户路修到了家门口,荒地、空地变成了摇钱树、聚宝盆,日子越过越像样。在吉品安家的院坝上,卢峙兵与他促膝交谈,当问到他对明年脱贫有没有信心时,他激动的表示:“两年来,我学了技术,养了猪、种了拐枣,翻修了房子,但要说变化最大的,还是多了脱贫致富的一口心气儿。现在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多的支持,自己不脱贫都感觉对不起扶贫干部的关心。”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为了使蒿塔村脱贫有基础,扶贫有抓手,致富有门路。市移民局不断向贫困地区倾斜项目资金,仅2017年就投入一百余万元,对该村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美丽乡村建设和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扶持:完成硬化生产道路2公里,帮助贫困户种植烤烟40亩,发展养猪400头,养羊180只;建设油用牡丹100亩及拐枣园500亩;对该村7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补助,支援蒿塔村小学桌椅20件套,资助在校生文具270件。
在给予物质关怀的基础上,市移民局还开展了与贫困户交朋友活动。对市移民局的16名党员干部来说,旬阳县关口镇蒿塔村已经成为他们常挂心头的第二故乡。通过两年来的结对帮扶,他们与困难群众变成了精神的挚友、没有血缘的亲戚,把困难群众拉在手上,放在心里。由于进村唯一的道路316国道施工,每次到村委会都需要乘3小时的大巴,再坐小船摆渡,最远的困难户还需要坐20分钟摩托车,再徒步10分钟才能到达。但交通的不便无法阻碍扶贫队伍的脚步,仅2017年,移民局帮扶队伍就12次渡过汉江,走进贫困户家中,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发展产业,摆脱贫困。特别是以市移民局后扶科科长、驻村工作队队长孙晖为代表的驻村工作队,全年驻村工作超300天,在简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用他们对困难群众的赤诚熬过盛夏,挺过寒冬。
把扶贫抓在手中,让每个扶贫项目落到实处;把群众放在心中,让每个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市移民局全体党员干部有信心、有决心,不让一个包抓贫困户掉队,在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