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昔日一枝秀 今朝百花研

    -平利县农民在“支部+协会”模式下的变迁

    作者:佚名 时间:2007-08-23 08:59 来源:中国平利县委组织部 字号: 打印

    平利县自2002年推行“支部+协会”工作模式以来,全县农民在协会的带领下,产业大户和致富能手由原来的“星星点点”发展为今天的“遍地开花”,广大农民实现了由贫困到富裕的蜕变,达到了推动经济发展和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双赢”效果。

    该县协会以种植和养殖协会为主,大多是以能人大户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如长安镇高峰村的茶叶协会。该村为了使茶叶优势产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进一步改进生产经营方式,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村支部依托种茶大户洪善存的茶园和茶庄建立了村上剩余劳力在茶场打工。由于在管理上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品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开展培训、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加工销售,生产出来的茶叶质量优且销路广。王和清是洪善存茶场30余名打工者之一,在打工过程中,不但腰包鼓起来了,而且通过参加协会开展的田间管理、加工技术和销售经营等方面学习培训,掌握了一定生产经营技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他在支部的帮助下,承包和流转他人土地80余亩发展茶叶产业,并建起了小型加工厂,成为村上新的种茶大户,年产值超过10万元。该村自2004年成立协会以来,像王和清这样的致富能手层出不穷,短短3年,共涌现出16位新的产业大户,使得该村一村一品产业基本成型,村容村貌极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余元。

    目前,该县有各类协会66个,拥有会员4462人,带动农户9129户,平均每年协会销售收入958.8万元,会员销售收入1370.2万元,基本走出一条搞活流通、发展产业、致富农民的新路子,初步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xfw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