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紫阳培育四大工业群体夯实县域经济基础

    作者:叶飞 时间:2007-09-04 09:16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紫阳县全力培育壮大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特色工业,将着力点放在发展富硒产品、特色矿产等支柱产业上,在强支柱、抓骨干、求创新、严管理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初步形成了以特色资源为依托的矿产、能源、重化工和富硒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为县域经济突破发展蓄积了充足的后劲。
    该县紧紧扭住市场和规模两个关键,集中力量推进基地规模化、企业专业化、产品品牌化,建设绿色产业经济带,大力提升富硒食品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经济贡献率。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加强板石企业整合,强化品牌建设,扶强助优,改进开采工艺,提高成品产出,减少资源浪费,着力把紫阳建成全国板石生产中心。通过积极争取,《紫阳天然板石标准综合体》获得国家认证,紫阳蓝黑板石成为全国建材领域目前唯一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紫阳板石直接出口奠定了基础。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该县还切实抓好锰矿、毒重石、钛磁铁矿等特色矿产资源开发,促进集约经营,拉长加工链条,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创新能力,狠抓规模企业培育,形成了一批强势企业。此外,该县不断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加快在建电站建设进度,全力做好小水电上网的协调,使全县水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5万千瓦。并建立工业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工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激发各级各部门抓工业经济的主动性。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围绕矿产、水能、富硒生物三大资源开发,逐步形成了以紫阳天然板石、水泥生产为主体的建材工业;以水电、煤炭为主体的能源工业;以钡盐、锰金属、铁矿砂为主体的重化工工业和以茶叶、缫丝、富硒特色食(饮)品为主体的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四大支柱。打造出了板石、水电、钡盐、锰金属、水泥、煤炭、铁矿砂、茶叶、缫丝、富硒食品十大骨干产品。到2005年底,全县工业总值达24521万元,较“九五”末的8020万元净增16501万元,增长3.06倍。 “十五”期间,该县全部工业年均增速25.1%。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5%高出16.6个百分点,超“十五”计划设定增速2.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达到12000万元,年均增速75%,五年净增3.75倍。随着企业所有制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技术革新,紫阳工业一反过去粗放型单纯出售资源的模式,正在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工业发展。
    今年前2个季度,该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8521万元,同比增长22%,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11003万元,同比增长72%。工业销售产值完成18000万元,产品销售率实现97.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