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白河集中供养五保老人将达2000余人

    作者:叶桂成 覃彬 时间:2007-09-05 08:11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走进白河县构朳镇玉门村敬老院,两排整齐的小洋楼,30多名老人一人一张床、两床新棉被、餐具、衣物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闲时老人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看看电视,安度晚年。
    今年以来,白河县把农村五保集中供养体系建设作为县委、县政府2007年向全县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目前,600名农村五保老人将搬进新家。
    白河县现有农村五保人口271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去年以前集中供养仅有222人,供养率为8.2%,长期以来,这部分群众居住房屋破旧,有的甚至无房可住,各级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切实解决这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今年,县民政局在全县规划了15个乡镇中心敬老院和58个集中安置点,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集中供养人数达到2081人,供养率达到76.3%。今年全县率先启动建设9所敬老院,7个集中安置点,为实施好今年的项目建设,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自筹资金100万元,扶贫办捆绑资金67万元,计划局生态移民配套53万元,争取省市补助260万元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县民政局为解决五保老人的后顾之忧,指导乡镇凡是建敬老院和安置点的必须落实10亩以上柴山和3亩以上菜园,以及五保老人死后的安葬地点。
    敬老院建成后管理便是最大问题,构朳镇玉门村敬老院在入住的五保老人中选了一名院长,镇政府聘请了一名炊事员专门负责五保老人的生活问题,这些五保老人有劳动能力的闲时帮助当地群众发展生产,每天还收取20元的劳务费,10元交给院里弥补经费不足,10元留作自己日常开支,解决了集中安置管理的最大问题。目前,县民政局正在制定五保集中安置管理办法,白河2700多名农村五保老人将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