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门前四包”要到位——“擦亮安康 守护家园”系列评论之五

    作者:陈俊 时间:2007-09-28 08:14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擦亮安康”是针对城乡环境卫生比较差的情况下,提出的向“脏、乱、差”宣战的响亮号召。门前四包责任制是整治“脏、乱、差”的一个重大举措,也凸现着“化整为零”的战略意义。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部署,发动广大城乡群众,抓住重点,明确责任,强化督察,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受到了全市人民的支持和称赞,“擦亮安康”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路走来,“擦亮安康”已经从最初的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发展深化成为全市卫生创建和爱国卫生运动。讲文明、树新风更是在此次活动中迸发出新的号召力。全市人民在享受日渐干净整洁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在呼吸着卫生、文明、和谐的新鲜空气。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脏、乱、差”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监管乏力等原因,在某种程度上说,职能部门的权力就好像陷入了“迷魂阵”、“棉花堆”,需要付出巨大的行政成本却只能取得暂时性的略微效果。费时费力、效果差,对于当前全市上下热切盼望卫生状况迅速改善并保持下去的需求和目标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是无济于事的。
    “门前四包”要求社会个体必须先服从、服务于整体,整体才能更好地为个体服务。每一个业主使得门前责任区内的市容整洁、卫生清洁、树木美观、公用设施完好,那我们的社会这一个整体就会整洁、干净、美观。所有的这些,并非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仅仅需要通过每一位单个业主极为有限的个体劳动就能够实现。
    “社会是我家,人人要爱她”不仅仅是一句宣传口号,背后隐藏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客观地说,“俱荣”远没有“俱损”来的容易,人人都想“荣”,“损”是人们不愿意看到但无法回避的问题,它需要每一个人的付出,需要相当大的成本。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看到的大多数仍属于后者。半年来,部分单位、多数个体户、大多数家庭这些门前四包责任制业主仍然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甚至有的业主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了一些有损于城市形象的事情。
    如果有一个业主将“门前四包”置若罔闻,他不仅享受不到自己门前(脸面)美观的荣耀,更影响到社会整体美观的大局。长此以往,别人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整个社会美观也将无从谈起。还会形成反面效应,引起负面的社会效果。
    卫生环境好坏的最终决定权在广大市民,在环境卫生是否得到改善的问题上,没有谁比生活于其中的广大市民更具评判资格;同样,在改善环境卫生的诸多环节中,更没有谁比生活于其中的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更有能量。
    希望大街小巷、每家每户门墙上的“门前四包责任牌”更像每家每户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擦亮安康,守护家园”,夺取全市卫生创建战役最终胜利的“表态宣言”和“决心书”。为了我们生活的城市变美变好,做出自己的努力,自觉、奋勇而义无反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