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河县确定10个特困村,这10个特困村贫困人口有1428户5083人,其中特困人口574户2072人。针对特困村存在的实际困难,该县采取五条措施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一是摸清底子,实施粮钱救助。今年先后两次对10个特困村,安排救济粮27360公斤,救济金、五保金、低保金143450元,衣服1525件,棉被99床,解决了507户1361人贫困人口生活问题。二是制定规划,帮扶发展项目。对10个特困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进行全面规划,着重实施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10个特困村新修公路7.5公里,改造公路38公里,硬化路打底层24.9公里,建公路桥1座,便民桥4座,旱改水50亩,建沼气池21口,安装调频广播3套,硬化连户路600米,农电低改5杆公里,建村址1栋100平方米,种植烤烟1220亩,建林果园1260亩,改建、新建蚕室220间,购蚕具110套、方格簇14800片。三是加强领导,落实帮扶责任。落实10名县级领导联村帮扶,落实10个较有实力的县直部门包建10个特困村,一定三年不变,并把帮扶工作纳入部门年终考评,强化工作责任。四是帮扶特困户住有其屋。计划用2年时间解决全县10个特困村中特困户住房问题。通过逐户进行了排查摸底,对199户699人住房需要改建和新建 的,采取整合生态移民和扶贫移民资金、民政部门和帮扶单位适当给予解决的办法,在中厂镇马安村、桃元乡大山村、麻虎乡兴坪村、四新乡彭家村、西营镇土泉村、双河乡孔城村、小双乡友好村等7个特困村启动特困户安居工程,目前新建房屋动工59户,其中新建房屋主体完工9户,完成建房地基41户。五是不让特困村未考取高中及大学的学生无技能流入社会。2007年10个特困村有应届初中毕业生132人,应届高中毕业生44人,初、高中共计毕业生176人,其中以升学、复读等方式继续就读111人,对65名初高中毕业生,政府出钱免费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65人,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
今年以来,白河县确定10个特困村,这10个特困村贫困人口有1428户5083人,其中特困人口574户2072人。针对特困村存在的实际困难,该县采取五条措施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一是摸清底子,实施粮钱救助。今年先后两次对10个特困村,安排救济粮27360公斤,救济金、五保金、低保金143450元,衣服1525件,棉被99床,解决了507户1361人贫困人口生活问题。二是制定规划,帮扶发展项目。对10个特困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进行全面规划,着重实施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10个特困村新修公路7.5公里,改造公路38公里,硬化路打底层24.9公里,建公路桥1座,便民桥4座,旱改水50亩,建沼气池21口,安装调频广播3套,硬化连户路600米,农电低改5杆公里,建村址1栋100平方米,种植烤烟1220亩,建林果园1260亩,改建、新建蚕室220间,购蚕具110套、方格簇14800片。三是加强领导,落实帮扶责任。落实10名县级领导联村帮扶,落实10个较有实力的县直部门包建10个特困村,一定三年不变,并把帮扶工作纳入部门年终考评,强化工作责任。四是帮扶特困户住有其屋。计划用2年时间解决全县10个特困村中特困户住房问题。通过逐户进行了排查摸底,对199户699人住房需要改建和新建 的,采取整合生态移民和扶贫移民资金、民政部门和帮扶单位适当给予解决的办法,在中厂镇马安村、桃元乡大山村、麻虎乡兴坪村、四新乡彭家村、西营镇土泉村、双河乡孔城村、小双乡友好村等7个特困村启动特困户安居工程,目前新建房屋动工59户,其中新建房屋主体完工9户,完成建房地基41户。五是不让特困村未考取高中及大学的学生无技能流入社会。2007年10个特困村有应届初中毕业生132人,应届高中毕业生44人,初、高中共计毕业生176人,其中以升学、复读等方式继续就读111人,对65名初高中毕业生,政府出钱免费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65人,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