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在于因地制宜,培育并发展特色产业,进而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近年来,汉阴积极对接各大金融机构,开展产融结合的金融扶贫项目,走出一条符合当地文化、环境背景的特色致富路。汉阴中银村就是通过开源证券的结对帮扶真正实现拔掉穷根,稳定致富。
中银村位于汉阴县漩涡镇东北部,全村有497户、1766人,其中常住人口950人,劳务输出近800人。贫困人口762人,贫困户占比达43.15%。
产融结合的第一步,是先夯实产业基础,经过调研走访等多重手段,积极发现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以及优势产业特色,找到脱贫致富的“命脉”所在。开源证券的帮扶人员通过考察,发现中银村位于凤堰古梯田景区,土地含有比较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而长久以来,富硒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又一直较高。从这个层面来说,中银村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但由于技术落后、种植结构单一、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等原因,导致产能偏低,土地撂荒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为此,开源证券协助汉阴县漩涡镇农林综合服务站,于2016年初引进专门种植富硒有机大米,具有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秦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秦沪科技”)。同时,协调帮助中银村开展“土地流转”,集中种植,助其解决土地撂荒、产能偏低等问题,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奠定基础,同时带动当地富硒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另外,秦沪科技付给村民每亩每月500元钱的流转费,并于农忙时节为村民提供短期工作岗位,确保村民持续增收、贫困户稳定脱贫。据数据显示,目前,中银村82户村民(含35户贫困户)已流转土地272余亩,占全村土地的9%。
借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契机,开源证券邀请安康好又多商贸公司及硒汉食品有限公司到中银村考察特色产业推进情况,仔细考察了养殖规模、投入资金、产业销售、产业前景、贫困户带动等情况,并与中银村达成合作意向。主要合作方向包括:一是对于现有的养殖合作社可以扩大规模,两家公司入股;二是对全村195户贫困户中愿意搞产业的,成立种、养殖合作社,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回收,实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模式,带动产业发展;三是建立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的一条龙流程模式。蔬菜成熟后,由集散中心到田间地头向合作社现场收购,然后集中洗拣分,把绿色蔬菜供给到市区大型超市。这种供产销一体化的蔬菜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旨在解决农户“不知道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卖给谁”的根本性问题,进而真正通过产业发展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贫困地区有了特色且牢固的产业基础,便为引入“催化剂”金融活水,提供了良机。按照产融结合思路,开源证券将金融服务工作与汉阴县米业集团精准对接,具体分析企业实际情况,从财务辅导、股份制改造、企业再融资等环节入手,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产业链条。”
此外,开源证券驻村工作队还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完成了231户、762人的贫困户信息建档立卡工作;对村上5户扶贫户进行危房改造,每年拨付扶贫资金20万元直接参与村庄建设及种植养殖发展。同时,按照公司帮“能人大户”,“能人大户”带“贫困户”的帮扶理念,共帮扶养殖户40户,扶贫种植户2户,覆盖贫困人口150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