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好人好事、凡人善举、脱贫典型被颂扬,平利城乡环境不断美化,邻里关系更加和谐、群众脱贫的劲头足了。平利县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新民风建设,以此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
道德评议除陋习
“老罗变了!”短短几天,乡亲们眼里的罗方清,像是变了一个人。
平利县城关镇三里垭村四组罗方清,以前老是想着“等靠要”,可现在的他,通过发展产业富了起来,还常常“教育”身边的亲友要自力更生早脱贫。
“当贫困户不光荣。”村干部的精神帮扶,让罗方清意识到“等靠要”只能救济一阵子,勤劳致富才是一辈子。
该县在各村成立了道德评议会,每季度开展”道德评议活动,对评议出的先进典型在善行义举榜进行公示,宣传推广,对后进典型进行曝光,落实专人帮教转化,实行动态管理,达到“评议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
典型引领谋发展
黄开道在广佛东山寨村是出了名的勤劳。2017年,他通过政府贴息贷款,养猪6头,养鸡50余只,还在家后的坡地上发展药材、魔芋种植,并且养了十几桶蜜蜂,农闲时就在本镇四处打零工。通过发展产业,老黄从去年的年人均纯收入2600余元发展到今年4500余元,收入翻了一番多。同样被大家称赞的还有三阳镇泗王庙村的桂芳兵。他身残志坚,被评为贫困户后立志要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这种生活现状。通过自己的双手发展养猪,纯收入就达到了4000元,现在村里在安置点给他分了房子,在入住前他还不忘主业,多次向村“两委”提出申请,希望能在安置点附近建设猪圈,继续发展他的养猪产业。他们二人于2017年被县上评为脱贫标兵。
“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有些先天条件差,但不等不靠,靠自己的勤劳脱贫致富的贫困户,他们更需要掌声。”平利县脱贫办负责人说。2017年,该县评选出32个先进集体、124名先进个人、100名自强标兵、100名交友帮扶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家庭1户,陕西好人9人,市级最美家庭10户,市级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11人,市级践行新民风最美少年11人,并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奖励,在全社会营造了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
民风超市聚能量
“李某家综合得分68分、罗某家综合得分83分、王某家综合得分75分……”
在城关镇八里关村村务公开栏前,村民正围在一起查看第一季度各家各户的得分排名情况。看了公示的得分和排名,得到高分的村民满心欢喜,而排名靠后的村民则感到很没面子。
“不怕货比货,就怕人比人,村民其实并不在乎积分兑换的几块钱或几十块钱的生活用品,相比之下,大多数村民更关注分数和排名,甚至认为丢了分值就等于是没了面子,‘民风积分超市’不仅起到了抛砖引玉的积极作用,也为村上管理服务群众找到了工作抓手”。八里关村书记张振华说道。
平利在79个贫困村建立“民风积分超市”,通过“五个一”建设标准、六项管理制度、六有二十四条积分评定标准,开展民风积分评议,对排名前十的作为先进典型上“红榜”,对60分以下且排名后三位的上“黑榜”,实行动态管理,激发了贫困群众的“脱贫志”,汇聚了美丽乡村“正能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